顧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鄒澤元是贛州第二中學的一位高三學生。
今天好不容易是星期日,學校也難得放了一天的假,他終於有了一點休閒的時間。
早上舒舒服服的睡了個懶覺,一覺睡到九點多後,他就掏出了手機,開啟了久違的抖音,樂呵呵的刷起了短影片。
“四川發現千年古墓,棺內僅剩幾顆牙齒……”
“河北村民意外發現紀曉嵐墓,墓中居然發現七個女人……”
“屹立千年的雷峰塔崩裂垮塌,塔下竟然發現神秘地宮……”
“自家院子裡意外發現大量金條,如果是您,應該怎麼做呢……”
“刑啊寶友!你這東西如果是真的,最起碼也得是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啊!”
“華夏第一兇墓現場揭幕,數夥盜墓賊中招致死……”
一個個所謂“考古發現”“考古揭秘”型別的自媒體短影片,從鄒澤元的手機上劃過。
課外之餘,鄒澤元最喜歡的就是看一些這種奇聞異事。
這些影片博主們總是能將一個普通的考古發現講得懸疑驚悚,意外迭出,而且還能和各種神話傳說聯絡到一起。
可以說是完全抓住了年輕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了。
鄒澤元這種十七八歲的學生,對這種影片真的毫無抵抗力。
每一個影片,他都看的津津有味,時不時的還驚呼幾下。
他自詡,看這種影片是一種學習新知識,拓展見識的方式。
事實上現在大部分網友,都是從自媒體制作的影片和文章中學習一些所謂的“知識”,還將其當做是普世真理。
鄒澤元自然也是如此,為這一個個影片裡說的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而感到驚歎與訝異。
就這麼刷著,刷著……
“什麼?見棺發財,大吉大利?”
“朋友們,他自己都躺進棺材裡了,上哪去保佑你們升官發財啊?”
“這是科學考古,不是什麼封建迷信儀式現場,搞這套沒用的。”
突然,一陣笑意中帶著無奈的聲音,吸引了鄒澤元的注意。
他順手一刷,居然刷到了一個直播間。
直播間內有一個穿著白t恤,笑容很陽光的年輕人,正坐在桌子前面,和彈幕侃侃而談。
“辛追夫人會不會真的只是睡著了,是被你們解剖死的?”
“這位朋友,如果奧運會有碰瓷專案,你去參賽穩能拿金牌啊!玩笑也沒有這麼開的啊!”
“什麼?小心點,別給韓國人看到了?”
“該是我們的,那就是我們的,別人是偷不了的,這位朋友請放心。”
直播間內,陳翰流利的應付著網友們的彈幕,遊刃有餘的樣子,讓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信服感。
直播已經開始半個多小時了。
一開始,陳翰只是簡單的向觀眾們介紹了一下喇家遺址發現的麵條,以及喇家遺址的發現,對華夏文明溯源的重要性。
比起老專家和教授們那種嚴肅的報告風格,陳翰則是採取一種和觀眾閒聊,嘮家常一樣的方式來進行科普。
他牢牢抓住那碗四千年前的麵條,和發掘現場被災難定格的屍骨上傳遞出的跨越時間的父母之愛為主題。
很快就吸引和感染了觀眾們,讓她們有一種身臨其境,感受這場四千年前發生的大災難的感覺。
考古其實從來都不枯燥和無趣,是一件講述起來非常浪漫的事情。
只是之前官方的考古工作者們,很少會下場與大眾面對面的交流,考古工作時見證的那些悲歡離合而已。
雖然央視有不少考古發掘的紀錄片做的很好。
但是這個年頭,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