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第1/2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1942年9月8日希特勒的命令。&ldo;我下令在兩方集團軍防區內建造的廣泛的海岸防禦工事,使得有必要把佔領區所有可用的工人都派去從事這項工作,並為這項工作竭盡其生產能力。先前分派的、由這些國家調撥去的工人是不夠的。為了增加入數,我下令採用強迫勞動,並禁止未經佔領區當局許可擅自更改工作地點。而且,對於應予徵召去參加勞動的人,今後在發放食品和衣著配給證時,一律應憑就業證。拒絕接受指派的工作,以及未經主管當局同意擅自離開工作地點,就將導致收回其食品和衣著配給證。&rdo;〔《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第26卷,第150頁(556(2)-ps);英譯文載同上書,第3卷,第455頁〕關於德國招募外國勞工的方法,較為全面的敘述,見下文,原著第242‐247頁。
《紐淪堡國際軍事法庭》,第26卷,第10頁〔407(viii)-ps〕:《納粹的陰謀與侵略》,第3卷,第394頁。
見上文,原著第166‐167頁,第193‐194頁。
見下文,原著第230‐281頁。
備勞動力已經不足以應付對他們提出的全部需要了;
工將不再從這些國家調到德國來,因為現在工作必須在這些國家的境內完成。幾個月來‐‐我有時在一個月內要到這些國家去視察兩次‐‐人家一直說我是一個毫無理性跑遍了這些國家去榨取勞動力的傻瓜。說實話。甚至法國所有的省份都奉到通令不得滿足我的要求,因為就連德國當局也在爭論,紹克爾究竟是不是傻瓜。在同一篇講話裡,他後來又說:我要清楚而大膽地宣告:我認為,就法國供應的勞動力而言,濫用受保護的工廠這一概念,包含著對德國勞動力供應的重大危險。如果我們不能作出決定,要我的助手同軍備當局一起,到所有的工廠去進行搜羅,那未勞動力的這一來源將來也仍然會遭到限制,不能為德國所利用。假使這樣,元首向我敘述的計劃就很可能會失敗,義大利的情形也是如此。
於是這場爭論就呈交希特勒去解決。在1944年3月17日的一份備忘錄中,紹克爾重申了他的不滿,並且聲稱,他的1944年的整個招募計劃由於在被佔領國家內廣泛儲備工人而受到了危害。&ldo;為了確保軍備任務和調撥分派到的平民名額而指定一些受保護工廠一事,在西方佔領區內已經發展到這樣的程度,並採用了這樣的方式,以pgn0379.txt/pgn>致要順利而有條不紊地執行招工任務已經不可能了。&rdo;作為答覆,施佩爾於4月5日也提出了一份備忘錄,闡明瞭這個問題的相反的一面。他說,被佔領各國的生產,240 對德國作戰是必不可少的,由此而產生的對後備勞動力的要求,並不過分,而且他認為是可以很好地得到滿足的。從7月11日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施佩爾發表的一項宣告來看,很可能這場爭執的解決是對他有利的。施佩爾部長說,他對於推動為德國招募更多的勞工的工作和對於維持德國境外的生產這兩方面都得加以關注。到目前為止,德國的戰時生產有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是由西方佔領區和義大利提供的,單是義大利就提供了百分之十二點五。元首新近決定,這項生產必須儘可能長時期地維持下去,儘管已經出現了不少困難,特別是在運輸方面。
紹克爾聲稱,單在法國,大約就有五百十五萬工作年齡的人受到保護,可以不被招募到德國去。其中有八十九萬人是軍備企業的僱員,五十五萬人是屬於&ldo;受保護工業&rdo;一類的民用品廠商的僱員。此外,也包括在上述總數中的,有農業方面僱用的二百七十五萬人,鐵路和運輸方面的四十五萬人,托特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