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第1/3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編希特勒的歐洲的經濟結構
帕特里夏?哈維 第一章1651940年新秩序的規劃
1940年夏天,不僅德國軍隊佔領了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從大西洋沿岸直至蘇聯邊境,而且德國人還公佈了在戰事結束後改組歐洲經濟的計劃。直到那時為止,德國的作家和演說人所做的主要事情就是抗議,起先抗議凡爾賽和約的條款,後來又抗議不給他們的人民足夠的生存空間。但是到西歐戰事結束後,一個憧憬已久的德國控制下的歐洲的夢想成為現實,德國的宣傳於是開始了一個新局面。德國的征服歐洲,只是為歐洲建立一種&ldo;新秩序&rdo;的必要的第一步,這種新秩序將引進另一個黃金時代。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經濟自由主義的徹底破產已經證明,只有幾個法西斯國家成功地找到了走向繁榮的道路。德國準備同其他國家共享這種解決辦法,可是,要想得到成功。歐洲必須在德國的領導下聯合起來。歐洲幅員有限,不能分成許許多多人為的小國家,而且,儘管小國可能出於感情上的原因希望保持完全獨立,它們應該瞭解,它們的命運是同大德意志帝國的命運連在一起的。
一個小國〔羅森貝格說〕不願受另一個同樣大小的國家的統治,這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可能是正確的。可是,我們確信,一個小國將自己置於一個大國,一個大帝國的保護之下,這並不有傷體面。……在經受了一千年深重的苦難之後,德意志帝國在眾目睽睽之下憑藉良己的力量現在又屹立起來了。承認德意志帝國這樣一個帝國的偉大,不是意志薄弱或態度可恥的表現,而是承認一條重要的規律,承認歐洲存在的命運所提出的要求。只要歐洲各國準備接受它們的命運,&ldo;那就不會有經濟危機來破壞繁榮,從而帶來失業和可怕的社會弊病與精神弊病&rdo;。166 建立新秩序的完整的、全面的計劃,始終就沒有公佈過。不同的人士,為了適應不同的場合,曾發表過一系列宣告,其結果是留下了許多空白點和許多未獲解決的矛盾。最接近於一項闡明德國意圖的全面的官方宣告的,就是瓦爾特?豐克1940年7月25日發表的談話。豐克是德國經濟部長,也是受戈林委託制訂新秩序計劃的部長。可是甚至豐克也否認有一個嚴密的計劃。然而,根據現有的各種資料,把納粹黨徒在他們勝利地結束戰爭後計劃創造的歐洲概括地描述一下,這還是可能的。
新的經濟秩序的基礎,將是在歐洲組成一個單一的經濟共同體,在德國的指導下進行工作。集中計劃將取代無組織的自由主義,而在歐洲各地,透過創設充足的信貸,將保證有高度的就業水平。
國際分工將儘可能予以鼓勵。德國和東南歐國家在兩次大戰間建立起來的關係,已經顯示出這樣一種政策所帶來的好處,而在新歐洲擴大了的地區內,這些好處甚至將更大。豐克於1940年9月在維也納國家博覽會上說,如果每個國家為了要生產從鈕扣到火車頭這一切東西,因而不得不以高昂的代價建立重工業,並且只能靠關稅、補助金和限制進口來維持這種重工業,那末這就是在經濟上精神錯亂。為了代替這種方式,歐洲各國之間應當發展專業分工,以有利於全體。然而,沒有一個德國作家或演說人曾明白他說過,實現這種專業分工應採取什麼方法。顯然,他們曾設想到按照在德國已經確立的方針,由政府管制工業,同時還提出一項建議,認為已經承擔起許多重要的準備工作的國際卡特爾可以予以擴充和加強,並置於某一中央權力的監督之下。他們承認整個大陸的分工問題不同於一個國家的分工問題,並且表明,為了整體的利益,可能有必要放棄僅僅有利於一國的工業。還有一點雖未公開表明,言外之意卻是,遇到德國和歐洲任何一個其他國家有可能發生利害衝突時,德國的願望應得到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