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史鼐很矛盾。
他知道自己新上任,要團結同僚,特別是遼東節度使李達祖,只有兩人同心協力,才能穩定局勢。
但是人的想法卻是不同的,李達祖一味主張進攻蠻族,在史鼐看來,就是輕視大敵,好漫語。
蠻族駐兵河東以防範北鎮,廣寧周軍,又分兵攻略遼左諸衛城。
因為遼陽的快速陷落,遼東都司的消失,整個遼左的制度土崩瓦解,無法應對蠻族的攻勢。
在屠殺了幾個屯衛之後,大大小小的城堡村寨望風而降。這等形勢下,卻仍然有人在抵抗。
李達祖收到這些地方突圍出來的救援信,認為民心可用,認為不能辜負這些義民。
史鼐勸說無效,當即叫停了遼東節度使的行為,命令各地繼續嚴守,等待後續從登,萊,津門各處調來的援兵。
打量著眼前的年輕人,史鼐雖然有王子騰的書信,知道賈敬也支援此人的計劃。
但是他無法輕易表態支援,因為他才剛剛嚴令各處死守。
唐清安不知道史鼐在猶豫什麼,在原來的歷史上,大明朝廷知兵的官員,就建議朝廷派遣援兵支援,乃是道義所在。
同樣有人看到蠻族的弱點,建議當習兵船,據島浮洋,溯鴨綠以指黃江,進足窺敵,次亦牽制,以邀反顧,翼不得前。
卻唯有毛文龍一馬當先的請命,才得以成行。
不過這時候已經晚了,因為過去了小半年時間,各地的義民大部已被撲滅。
“經略大人,屬下的策略可以不妥之處?”唐清安好奇的看向史鼐。
此人兵事上的能力並不突出。
按照紅樓原文,此人第一次外放,無功而返回到京城,後來開始第二次外放。
能數次不倒,都是他的兄弟史鼎的功勞。
結合現在的實事,此人現在是第一次外放,結果無功而返,那就說明這個時空裡,廣寧一樣沒有保住。
“你和節度使的戰略倒頗為相符合,都主張進攻。”
史鼐語氣溫和。
不是因為此子的背景,而是面前人的態度。
出海山關以來,唯獨此子渾身上下具有信心,不同於旁人,談蠻色變。
遼西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蠻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言論,傳的沸沸揚揚。
“經略大人誤會了,我並不贊成節度使反攻的想法,反而認為經略大人主張防守才是正理。”
“那為何?”
“我計劃的攻,是以攻代守。”
唐清安結合記憶,斬釘截鐵的繼續說道:“蠻族野心勃勃,絕對不滿只滿足於遼左,成兵河東就是證明,說明對方正積蓄力量。”
“大人,如今軍心不穩,若只是枯等蠻族大舉進攻,則北鎮危,北鎮危則廣寧危……”
“而遼左遼闊,前番我方處處防守,處處落於下風,被蠻族尋得機會逐一擊破。
如今換了形勢,蠻族若要大舉進攻北鎮,則後方無人,我領一偏師襲擾他的後方,他則必救,救則分兵,分兵則北鎮安,北鎮安則廣寧安。”
史鼐聽完了此子謀略中的細節,才恍然大悟,難怪賈敬都贊成此子的計劃。
但是他仍然不想放手。
史鼐是個普通人,看不透未來,現在的情況是,他手中沒兵,從後方調集援兵還需要時間。
如今東海營雖然只有五百人,卻是營兵,是目前的遼西中,不小的力量了。
他想要全力穩固河西,不讓蠻族過河。
此子的計劃雖然是好,但誰曉得成效如何呢?不能上岸,光靠這海上,又能如何傷害蠻族。
幾百人上了岸,又能對蠻族造成多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