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夫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笑著說:&ldo;我們今天非出門不可。&rdo;
沒想到在水稻地裡,真的被一場大風颳回來了。
到地裡,我已經疊好了60米長的稻埂,突然一陣風狂卷而來。接著,泥土、雪籽一起撲上臉,放在一邊的衣服也給颳得好遠,我追回衣服逆風而行時,風吹得連氣也喘不過來。
我使勁跑回稻埂邊,趴在地上避風,只見肖明雙臂抱胸,像傻瓜一樣,被四面昏天黑地的現象驚呆了。風猛烈地把雪籽和泥土抽打在他身上,痛打著他的臉,發出&ldo;噼嚦啪啦&rdo;的響聲。他呆呆地忍受著。
15分鐘後,又是一個風和日暖的好天氣,可是西山那邊,卻隱隱約約地集合起鋪天蓋地的烏雲,慢慢地壓了上來。
隊長宣佈收工。
晚上,社員大會討論一個上中專的名額,大家推薦了我。
我並沒有很高興,一是因為邵子昂已經被推薦上大學,今年肯定要走;我已經接下知青點這攤子,想好好幹一陣,並沒有要離開的想法。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是很想讀書,但不想去讀中專,想去上大學!
我知道,如果以後有推薦上大學的名額,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開完會,幾個知青把我叫到食堂,說明天沒人乾食堂了。
飯桌上,碗碟筷匙,亂七八糟,都還沒洗;
灶房裡,鐵鍋開著蓋,鍋裡的殘湯&ldo;吱吱&rdo;地冒著蒸汽。
我想,也許是邵子昂即將上大學,社員又推薦我上中專,讓部分知青一下子產生了想法:都走吧,都走吧,誰也不要幹了。
我笑了笑,說:&ldo;沒事,先把明天食堂人員安排好。&rdo;
插隊幹部老孫也對我說:&ldo;來,咱們先挑點水。&rdo;
我和老孫打著電筒,一人一副水桶,在黑暗中一腳高一腳低地走著。
半夜,四下寂靜,只有井軲轆轉動滑落、水桶落在井中的聲音,還有桶裡水隨著我們的步伐發出的晃蕩聲音。
我想對老孫說不想去上中專,但又覺得難以開口,還是不說了吧,先把食堂的事安頓好。
二天後,公社傳來訊息,同意推薦我去讀中專,並且明確了是黑河中等師範學校,讓我準備四天後去縣裡考試和檢查身體。
蔡景行看到我呆呆地坐在炕頭上,知道我的心事,就嘀咕了一句:&ldo;上黑河師範有什麼意思?只不過是早一點離開農村
罷了。&rdo;
我很明白這一點,但現在去討論有沒有意思還有意思嗎?
一個很直接的問題放在面前:我反覆問自己:&ldo;能提出不去讀中專嗎?&rdo;
由群眾推薦工農兵學員的做法,是1970年在北大、清華試點後,1972年春開始在全國高校推廣的。邵子昂和我的被
推薦,正是全國推廣招收工農兵學員的第一年:1972年春。
我在這裡還要說明幾句:
1973年,復出。這一年,教育部第一次提出要在招收工農兵學員的過程中重視文化考試,結果偏偏出現了
&ldo;張鐵生事件&rdo;。後來取消文化考試,只重推薦制度,在一些地方出現了走後門的現象,並引發了許多相關聯的腐敗現
象。
工農兵大學生是特定時期的特定產物,後來受到了一些非議。但我認為錯的不在工農兵學員,當時取消了高考,對
渴望學習的年輕人來說,別無選擇。特別是最初幾年被推薦的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優秀的,進校後學習也比較刻苦,畢業
後在各自的領域裡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