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他們是哪幾個?你還記得名字嗎?&rdo;
&ldo;啊,都是名作家,一位是巴金,一位是魏巍,還有一位女作家叫……菡子,他們都到過朝鮮戰場,還有一位叫杜旭,年齡都不小了,但都是精力充沛、敢歷艱險,我很佩服中國的作家。&rdo;
一我想他說的杜旭可能是杜宣之誤,我沒有糾正他。心中正為能不能去奠邊府而忐忑不安。在黎東輝來說,他可能不理解作家獲取實感的重要。
&ldo;對於胡志明小道,&rdo;黎東輝繼續說,&ldo;西方評論家把它形容成現代戰爭的競技場,這是他們根據各種訊息和傳聞作出的推測。其實,這是最為古老的一條通道。其古老不下於中國的絲綢之路。……&rdo;
&ldo;中國的絲綢之路,據記載發軔於公元前二世紀。……&rdo;我不太相信胡志明小道的前身有那樣久遠。
&ldo;噢,這條通道恐怕也有那樣古老,甚至更古老一些。有交趾和越裳國的記載恐怕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那時的寮國已有&l;大象王國&r;之稱了。絲綢之路用的是駱駝,長山山脈(也稱賽富良山脈)的運輸卻是大象。……在胡志明小道的最初階段,也曾用過大象作為運輸工具,笨重而又難以隱蔽,受到損失之後,很快就改變了運輸方式。
&ldo;我是1964年從這條小道進入南方的,當時,我們部隊從17度線的廣平省出穆嘉關進入寮國,繞過17度分界線,沿長山山脈,由寮國進入柬埔寨的磅湛省潛入越南南方的西寧省。這是數千里曲折蜿蜒的山路和叢林。可以說處處都是天然險阻。……
&ldo;真正走過這條路的西方記者是威爾弗雷德&iddot;貝卻敵。他是1964年初走這條路的,他是從17度線動身南行,到達西貢、他用了整整六個月的時間,幾年之後經過改善的道路,用六個星期就可以走完,只是危險依舊。威斯特莫蘭為了切斷這條運輸線,可以說絞盡了腦汁傷透了腦筋,採取了一系列軍事行動。他們首先是空投美國人和越南人混合組成的研究和觀察大隊,為了這些特種部隊的安全,多是投在寮國境內。向美軍基地提供交通運輸情況,指示轟炸目標。在交通線上設定地雷,還有人跡嗅探器、聲音感測器,為轟炸機群指示目標。為了消滅叢林,他們大量地噴灑化學脫葉劑,難怪西方記者諷之為&l;當代唐&iddot;吉河德&r;,即使你美國能把整個長山山脈的叢林噴灑遍,第二年不就又長出新葉來嗎?即使樹葉都落光,又能怎麼樣呢?&rdo;
&ldo;這叫黔驢技窮!&rdo;
&ldo;他們絞盡了腦汁,簡直到了可笑的程度,威斯特莫蘭放棄了&l;麥克納馬拉防線&r;計劃,只有加強轟炸一法。但是胡志明小道照樣暢通無阻,運輸量反而越來越大,詹森總統早就沉不住氣了,他要求前海軍部長保羅&iddot;尼采,對美國的戰略轟炸效果作出調查,因為有人把美國的狂轟濫炸的&l;隆隆閃電&r;形容成&l;東方茶杯&r;裡的一場風暴。
&l;調查的結果很不樂觀,尼采報告說:&l;大多數物資來自中國和俄國,轟炸可以給北越造成困難,但是,我們無法消滅生產這些物資的工廠;b‐52轟炸機可能是最具毀滅性的可怕的武器,但用來對付小道那樣的目標,是一種代價昂貴的冒險:b‐52由坐標控制轟炸,可以在30秒鐘內投出100多枚750磅的炸彈,在叢林中可以切出一英里長,四分之一英里寬的林間空地,但是它的殺傷率卻低得可憐,據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