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置賞功司。
三省樞密院同置賞功司三省左右司郎官樞密院委都承旨檢察置籍以受功狀違限不施行者必罰受賂乞取者依軍法許人告軍士遇敵逃潰者斬因。
而為盜賊者誅其家屬凡軍政申明約束及更改法制者數十條皆用敕榜揭於通衢。
河北群盜閻僅黨忠薛廣祝靖皆赴招撫司自效其餘皆赴東京留守司納款。
溫州觀察使樞密院承旨王除河北路經制使通直郎直秘閣傅亮除河東路經制副使。
白馬滑抵滄州大河置巡察使六處以為斥堠。
七月一日己丑李綱進子論修城池繕器械。
謂國家所以備御(改作禦侮)夷狄(刪此二字)者皆在邊郡城池器械一切備具故敵未易攻今金人(下漆及字)盜賊乃擾吾腹心而中原郡縣積習承平之久城池坍頹並無器械何以禦敵官吏軍民多不能守而郡縣遂以陷沒者非特士氣怯懦蓋亦禦敵之具不備使然宜命諸路州郡以漸修葺城池練兵馬治器械朝廷量行應副有能葺治備具者旌賞以勸得旨一應州郡欲修城池者申明朝廷給降祠部應副。
賜進士出身頭品頂戴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許涵度校刊。
※卷一百九校勘記。
其軍馬司闢置僚屬(司誤作事) 依大河置巡察六使(脫依字六字) 分六處以為斥堠(脫分字) 四日壬辰傅奉使大金國(卷末脫此一條)。
●卷一百十
炎興下帙十。
起建炎元年七月四日壬辰,盡其日。
傅建炎通問錄(舊校雲:建炎時政記周望傅借太常少卿奉使二虜軍前通問二聖起居注虜改作帥)曰:建炎元年皇帝車駕到南京即寶位差出自西京永安陵頭檢視陵寢回歸至南京出頭參見李丞相綱首以使事相問是時分河東河北河北使命易通系己差下週望河東路使命難通被差人往往多乞辭免未有人承當此行即請願行得指揮赴都堂見宰執商議使事李丞相奏知河東奉使臣與傅言一言而合即得旨差河東路奉使國相元帥當日授告次日謝。又次日詣都堂辭宰執取稟使旨。又商議軍前合應答事宜兼慮鄙人有未曉達軍前事理合須取覆宰執請教黃潛善答雲:今日使事系通問之初虜(改作敵)情未測奉命出疆者當自有所處兼應於軍前事宜難以預行料度況朝廷任人不任事奉使請一面自計度裁決不當更問朝廷即時交領國書及禮物辭歸國信所一面便辦行當日得指揮限次日出門即起離南京前去京東措置一行禮物等事七月盡間方到鞏縣便差人。
齎大宋通問所牒去大金國河陽府投下乞計會差借船隻渡河蒙河陽知府張巨侍郎回牒稱為是國號不同難以過河即時備錄申朝廷外一面再移河陽稱系是於貴朝通問事理急速不敢住滯欲乞早希公文回示再蒙河陽府回牒稱是國號不同未敢擅便放令人使渡河已申取上畔指揮候得指揮別行關報前去至第九日方得河陽關報稱今來已得上畔指揮許令南使渡河仍打減人從方得擺渡自河陽府至雲:中計一千八百里來往回(刪此字)共九日得上件關報回接伴使副兩人俱至正使是王秉彝學士副使是契丹蕭太尉正使王秉彝先問雲:貴朝今來差奉使侍郎去見國相元帥不知理會甚公事答曰:此行別無公事只為今聖皇帝方即位差於貴朝通問。又問既是今聖皇帝已即位昨來所立大楚卻如何安排答以張太宰以郡王封之如今日之行郡王亦皆預議虜(改作金)使。又問此是大楚欲如此是貴朝抑令其如此答以天下四方謳歌獄訟既盡皆歸於今聖皇帝張太宰欲為自安之計亦只得如此虜(改作金)使。又言此段事上畔人當時亦曾預料他日大楚必須如此然而今來奉使侍郎既是去見國相元帥時卻如何說曰:既到貴朝奉使豈敢詐偽每事必以實情去相告虜(改作金)使嘆服稱奉使此行國相元帥必須大喜為是國相元帥素喜忠義之人到雲:中府門外國相遣中書舍人出門相迎館伴大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