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萬箭齊發!羅馬士兵變炎頭隊長! (第1/7頁)
奔雷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他國家的辯護人,依然還沒想明白,漢王朝軍隊究竟想要做些什麼。
究竟是什麼意思。
又是造土牆,又是派騎兵來回遊走。
在他們眼中。
羅馬營寨,可是堅固異常。
牆體的厚度,是三根粗壯的樹幹捆綁而成,上面都可以站人。
而且在城牆前面,還有一層略微高出五十工分的樹幹,這些樹幹的頂端也全部削尖。
不僅可以防止敵人爬牆。
還能充當類似“城垛”的建築。
駐守在上面的弓箭手,以最前面這一層稍微高一點的削尖木牆做掩體,在削尖的地方空隙處,向著營地外射擊。
單單論營地的構建。
羅馬帝國的營地,除了河谷旁邊兩座山隘沒有漢王朝營地陡峭之外。
基本差不到哪裡去。
由於兩側山隘沒有漢王朝營地的山峰陡峭,取木材也方便。
所以羅馬營地的木質城牆,甚至比漢王朝營地,還要厚實一些。
縱然大漢王朝軍隊,武器在怎麼強大,如果沒有攻城器械強行進攻的話,恐怕也會傷亡慘重。
這些辯護人們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對方眼中的迷茫。
對於衛青的古文,雖然有實時翻譯,但這些史前文明,似乎並沒有將古文和現代的白話文區分。
縱然翻譯過去,這些辯護人們,也聽的是一知半解。
然而,
相對於這些懵懵懂懂的各國辯護人們。
林風心中知道。
衛青和霍去病,雖然兩人被譽為“大漢雙壁”。
但兩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衛青更擅長的是穩紮穩打的那種正面戰鬥。
衛青能勝,絕沒史書那麼簡單,他肯定作了戰前的偵查,對敵情,地形有所瞭解。
也正是因為這種作戰思維。
衛青在面對敵人,大部分時候,都是在第一時間擺好陣勢,構築工事,以防禦起手。
在防禦方面,衛青可以說是滴水不漏,固若金湯。
當年漠北大戰,元狩四年的時候,衛青與霍去病分兵遠征漠北,霍去病千里奔襲匈奴老巢,與左賢王交戰。
而匈奴單于帶著的主力部隊,就碰到了衛青。
面對匈奴單于,衛青並沒有採取霍去病慣用的戰術。
而是以武鋼車結陣,圍成一圈作為營地駐守,找準機會之後,才以弱勝強擊敗善於主力。
如果說,霍去病是激進派的話。
那衛青,就是保守派。
當然,他也不是一味地保守。
保守是在沒有摸清楚敵情,地形這些必要戰場因素。
一旦確定能戰。
那衛青定然會反守為攻,滴水不漏的守勢瞬間轉變為如若雷霆的攻勢,將敵人直接擊垮。
而在進攻方面,衛青也和霍去病的快攻不同。
他的進攻,也同樣講究穩紮穩打。
就比如現在,對陣羅馬營地。
之前霍去病準備夜襲的時候,衛青其實一開始是反對的。
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摸清楚羅馬軍團的真正實力。
但是現在。
衛青已經把羅馬軍團的實力,摸清楚了。
知道對方是幾斤幾兩,衛青也再無顧忌。
如同林風所猜測。
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
這一次,衛青已經決定,將一舉擊破敵營,不會在給羅馬任何機會!
土牆一起。
居高臨下的,可就不是羅馬了,而是漢王朝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