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2tabari,voliii,p85,ll16,17,p115,l9。
---------------
第二十三章阿拔斯王朝的建立
伊斯蘭教偉大的政治戲劇的第三幕開幕了,扮演主角的是哈里發艾卜勒&iddot;阿拔斯(750‐754年在位)。舞臺是伊拉克。前一年在庫法城清真大寺裡寫作就任演說的時候,阿拔斯王朝的第一位哈里發自稱賽法哈(al-saffāh,屠夫)1,後來,賽法哈就成了他的綽號。這是一個凶兆,因為在執行政策方面,新王朝比舊王朝更加依靠武力。劊子手殺人時當毯子用的皮革,在伊斯蘭史上初次鋪在哈里發的寶座旁邊,成為寶座不可或缺的附屬物。這個&ldo;屠夫&rdo;是正統的哈里發和伍麥葉王朝之後的第三個朝代的奠基者,這個朝代是伊斯蘭最馳名和最長久的朝代。自750年到1258年,艾卜勒&iddot;阿拔斯的子孫,世襲了哈里發的職位,但是,他們並不是始終都掌握實權的。
當阿拔斯人勝利的時候,人民歡迎他們,認為他們用真正的哈里發國家和神權政府代替了伍麥葉人純世俗的政府(ulk)。哈里發為了使自己的崇高職位帶有宗教色彩,每逢節日,如即位典禮和每週聚禮日(星期五),都穿上他的叔曾祖先知穆罕默德所穿的斗篷(burdah)2。他把一群教律學家當做顧問,他保護他們,舉凡國家大事,都向他們請教。具有高度組織性的宣傳機構,從前對於破壞伍麥葉政府的威信起過重大的作用,此時被巧妙地用來永久鞏固阿拔斯人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一開頭就培養這樣一種觀念:政權當永遠保持在阿拔斯人的手中,直到他們最後把它交給救世主伊薩為止1。後來又大事宣傳這樣一種理論:哈里發政權如果被破壞,世界的秩序就要紊亂2。實際上,這種宗教改變,與其說是真實的,不如說是表面的;巴格達的哈里發雖然與伍麥葉人不同,假裝虔誠,自稱愛教,但是他汲汲於名利,並不亞於他所取代的大馬士革的哈里發。兩個哈里發王朝主要的區別是:伍麥葉帝國是阿拉伯的,而阿拔斯帝國是比較具有國際性的,因為這個帝國包括新穆斯林的各種民族成分,阿拉伯民族只是其他許多民族中的一個民族。此外,還有些區別。哈里發職位不再和伊斯蘭教是同義語了,這是有史以來初次發生的事情:西班牙、北非、阿曼、信德,甚至呼羅珊3都不完全承認新的哈里發。至於埃及,名義上的承認,多於實際上的承認。伍麥葉人在伊拉克的首都瓦西兌城抵抗了十一個月4。敘利亞處在不斷的騷動中,這種騷動的主要原因,是敘利亞王朝受到種種汙辱。阿拔斯人和阿里派之間的聯盟,原來是全靠對強大敵人的同仇敵愾來維繫的。敵人一倒,這種聯盟就不存在了。天真的阿里派,認為阿拔斯人是為他們的利益而作戰的,但是,不久之後,他們的幻想就破滅了。
庫法城是反覆無常的,又是親阿里派的,賽法哈認為他在這個地方不安全,因此,在安巴爾5建築雜湊米葉城,作為都城。這座城因皇室的鼻祖雜湊
---------------
1tabari,voliii,p30,l20;ibn-al-athir,volv,p316。
2下面的世系表,可以說明阿拔斯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親屬關係。
1tabari,voliii,p33;ibn-al-athir,volv,p318。
2參閱本書第487頁。
3dawari,p373。
4dawari,pp367‐372;tabari,voliii,pp61‐66;ib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