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戰場這個大棋盤上,敵我雙方力量分佈的空間位置一旦相互交插起來,就形成了一個相互制約、相互牽制的局面。我牽制敵,敵亦牽制我,究竟誰佔主動地位,一要看兵力對比;二要看對主戰場和主要作戰方向所起的作用。前者的價值準則比較簡單,用於牽制的兵力越少越好,牽制的敵人越多越好。而後者則比較複雜。只有胸懷全域性,善於從各種力量聯絡的網路中觀察問題、權衡利弊的指揮員,才能找到最好的牽制目標和牽制方法。(七)以穩住敵人為目的的安敵示形
調動敵人需要示形,穩住敵人也需要示形。如果把前者稱為動敵示形的話,後者即為安敵示形。
《孫子兵法》中有&ldo;安能動之&rdo;的說法。意思是把憑障駐守之敵變為運動之敵。安敵與動敵相反,其任務是把運動之敵變為駐止之敵,或使駐止之敵保持駐止狀態。在流動性大大增強的戰場上,動敵不易,安敵亦不易。戰場上常有這樣的情形:我選定了作戰物件,並立即開始進行進攻準備。但是,警覺的敵人見事不好,未等我完成作戰準備即遠走高飛了,一場策劃好的戰鬥只好中途夭折。在軍事上,時間與戰機緊緊相聯。戰機雖不是戰鬥力,卻是戰鬥力發揮的槓桿。穩住敵人的目的,就是使敵人放鬆警惕,放慢節奏,在無所作為的等待觀望中失去戰機。
安敵示形與誘敵示形不同。誘敵示形的目的是使敵由靜到動,由此至彼,採取的是增大資訊刺激強度的辦法。而安敵示形的目的是穩住敵人,拖延時間,採取的是減少資訊刺激強度的辦法,避免過分刺激敵人。安敵示形也不同於牽敵示形。牽敵示形雖然也把當面之敵牽制在原地,但其目的是配合地場造勢,保障主力部隊或主戰場的作戰。而安敵示形的著眼點是當面之敵,其目的,有時是為了避免不利條件下的決戰,藉機擺脫敵人;有時是為了爭取時間,做好進攻準備,吃掉當面敵人;有時是為了拖延時間,等待援兵到達,實現力量對比的轉化;有時是為了不使打擊目標輕易跑掉牽敵示形主要是示強,安敵示形主要是示弱。用硬的一手可以限制敵人的機動,但不能穩住敵人。穩住敵人,只能靠示形欺騙來完成。
安敵示形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種。一是示之以弱,使打擊目標看不到面臨的危險,因而不作逃避之打算。戰場上的運動,就敵我相對位置的變化而
言,一種是趨遠運動,一種是趨近運動。前者是為了避開對方,後者是為了接近對方。避開的原因大多是由於意識到面臨危險。對於此種敵人,條件允許時,可以用切斷退路的方法限制其機動。然而,最好的辦法還是示弱,使敵人對我力量和決心作出與實際情況相反的判斷,因而感受不到面臨的危險,從而保持靜止狀態。1948 年底,平津戰役發起前,毛澤東電令平律前線,放慢進攻節奏,對傅作義集團採取&ldo;圍而不打&rdo;或&ldo;割而不圍&rdo;的策略,是為了穩住敵人。當時,我軍戰役準備尚未完成,如果華北敵人西逃、東竄、南撤,都將影響我就地殲滅華北之敵的戰略企圖。我軍的示弱使蔣介石遲遲不能作出讓傅作義集團放棄平津南撤的決心,加之傅作義集團對作戰結局抱有幻想,從而實現了我抑留敵人於華北的企圖。
二是示之以遲,使敵認為我遠未做好作戰準備,因而處於鬆懈、不備狀態。安敵示形的&ldo;安&rdo;,不僅指按兵不動,也包括使敵安於現狀,無所作為,不作迎戰之準備。安敵示形就是要造成這樣一種效果:當敵預見到必有一戰時,透過有計劃地示遲,使敵認為時間還早,不必急於作迎戰準備。韓信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是這種、策略。章邯認為,修復棧道這樣大的工程,只派幾百名老弱士兵還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完成;在棧道修好之前,漢軍是萬萬來不了的,所以絲毫不作防禦準備,結果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