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有人坦坦蕩蕩,有人暗中作妖!(3k求訂閱!) (第1/3頁)
盧鍋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
北涼王洛離號三十萬大軍,沿涼州雁門舊址一路進軍,於北玄城關之外,與大夏守軍發生激烈碰撞。
此戰之激烈,十年以來都是寥寥。
北涼大將李存孝以五品之威,在北玄關下以一人之力,先敗落霞槍仙王九洲,再挫鎮邊平西侯白塵沙,以一己之力大敗兩尊名震大夏的強大人物,聲傳一十三州。
白袍軍統帥陳慶之,受洛離王令一馬當先,以三萬偏師之力在短短兩個時辰之內,將北玄關東部城牆率先攻下。
其麾下三萬戰士在其率領下,陣斬八千餘人,俘虜兩萬大夏軍隊,以一軍之力將整個勝利的天平,傾斜到了北涼一方,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戰功赫赫,震驚世人。
此戰大夏十餘萬戰士折損近三萬,被北涼俘虜兩萬餘人,只有五六萬的大軍才從中逃脫。
而主軍將領薛嶽,還在撤離的途中,遭遇到扶風刀狂梁華奔襲十里斬出的一刀,對招之下,又添新傷,堪稱一敗塗地。
訊息傳出,天下譁然。
大夏方面。
那位金鑾殿上坐,俯視天下雄的夏皇陛下,聽聞到北涼大勝之訊息,當著滿朝上下文武百官之面,連怒火都沒壓住,直接就將信件給撕了。
不僅如此,連上前勸阻的三皇子,都被其夾雜著怒火一同呵斥,罵了個狗血淋頭。
據小道訊息講,貌似這位陛下回了寢宮,未過兩個時辰,整個宮殿大半金玉裝飾,都隨之換了個大半。
憑此種種,足以見其心中不平。
不過這次,卻也沒有人對於夏皇的失態指指點點了。
因為但凡是有點見識之輩,都會曉得此次北玄關大敗的如此之快,究竟意味著什麼。
這將意味者大夏與北涼的這場戰爭,本來擁有絕對主動權和絕對優勢的大夏,已經不再和之前那般穩如泰山了。
大夏坐擁一十三州之地,堪稱是地大物博,舉朝上下自然不可能只有區區十萬大軍。
事實上,如果真要傾盡全力,以夏皇之名義召集各地州郡派兵勤王,過上一陣時間,還是可以聚攏起來數十萬大軍的。
本來按照劇本發展,以一州之地起兵的北涼王,無論是從兵力上看還是從後勤上看,都該遠遠不如大夏才對。
如果不是這北涼後方的金狼王庭突然遭遇內亂,恐怕他連起兵出州都不敢,更別談之後的這一系列事情了。
可偏偏,事情就怕如果。
在夏皇還沒有提起萬分重視之時,誰曾想前方的兵敗來得竟如此之快!
以至於現在再頒佈聖旨詔令,呼籲各方舉兵前來,也已經為時已晚了。
數十萬大軍,說匯聚起來就聚集起來,哪裡又能有這般容易。
將一應調配、將領人選、兵甲糧草都準備好,最起碼最起碼也得要過上一個月時間,不然若是強行徵調,怕是還沒到玄州境內,就要先發生譁變了。
而眼下金羽軍統領薛嶽和平西侯白塵沙剛逢大敗,再加上北玄州地處平原,並沒有什麼堅固的城池可守之下,想要在這時候調兵遣將前去援助,恐怕黃瓜菜都涼了。
北境三州,涼州、玄州、滄州,佔據了大夏十三州的三分之一疆域。
玄州曾經作為邊關的北玄關隘失守,就將代表著這片土地,很有可能要淪為北涼的所屬之地!
不僅如此,還有相鄰的滄州,也是危矣!
所以面對如此緊迫的局面,不怪夏皇會如此震怒,因為換做是任何人,都會做出這副表情。
江山都要被人給端了,怎麼可能不急嘛!
同時,在連鎖反應之下,那些接到北涼軍事實力的一些有心人,暗地裡也動了些不該有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