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第1/3頁)
毛佩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約人到老年,滯於某事,朝思暮慮,不厭其煩,朱元璋也不能例外。五月初八,這個一向很少生病的老人病倒了。七十年的風雨坎坷、殫慮焦思,使得他太疲勞了,而這時仍然念念不忘北邊的防禦。他再次頒發敕文,要求邊將輔助諸王加強邊境的防守,他對左都督楊文說:
兵法有言,貳心不可以事上,疑志不可以應敵。為將者不可不知是也。朕子燕王在北平,北平中國之門戶。今以爾為總兵,往北平參贊燕王,以北平都司,行都司並燕、谷、寧三府護衛,選練精銳馬步軍士隨燕王往開平提備。一切號令,皆出自王,爾奉而行之。大小官軍悉聽節制。慎毋貳心而有疑者也。
在北方邊防的實踐中,他確認了北京為中國門戶的地位,也確認了燕王在北方邊防的主導地位。接著,他對武定侯郭英說:
朕有天下,胡虜遠遁久矣。然萌櫱未殄,不可不防。今命爾為總兵,都督劉真、宋晟為之副,啟遼王知之,以遼東都司並護衛各衛所步軍除守城馬軍及原留一百存守斥堠,餘皆選練精銳,統領隨遼王至開平迤北,擇險要屯駐提備。一切號令悉聽燕王節制。
二十九,朱元璋再次敕令燕王提兵備邊:
朕觀成周之時,天下治矣。周公猶告成王曰「詰爾戎兵」,安不忘危之道也。今雖海內無事,然天象示戒,夷狄之患,豈可不防?朕之諸子,汝獨才智,克堪其任。秦晉已薨,汝實為長,攘外安內,非汝而誰?已命楊文總北平都司、行都司馬軍,郭英總遼東都司並遼府護衛,悉聽爾節制,爾其總率諸王,相機度勢,周防邊患,義安黎民,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託之意。其敬慎之勿怠。
這是他發出的最後一道敕書了。閏五月乙酉,這位大明開國皇帝離開了人世。就在辭世這一天,他還像平常一樣地處理政務。但他已感到病體不支,將不久於人世。於是他令內侍焚香祝天禱告上帝。他說:「壽年久近,國祚短長,子孫賢否,惟簡在帝心,為生民福。」據說,在臨終前他曾派人持符召燕王還京,但是燕王行至淮安,被當事者假借他的命令阻還。朱元璋在臨終時還問左右,第四子來了沒有。
南京城內外,漫天飄灑著細雨,正是禾苗盼望著的雨,它如同甘霖,降福給人間。朱元璋聽到雨聲,帶著滿意的笑容閉上了雙眼。朱元璋生於艱危,起於閭裡,不數年間便統有了全國,成為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皇帝。之所以能夠如此,除社會給他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外,全靠了他的超人的智慧和能力。真好像明人所稱的「天縱神聖」。然而他虛心克己,不忘本分,直到死前不久,他還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家鄉。四月己丑,他祭享太廟完畢後,看見廟門外高大的桐梓樹,對太常寺臣說:「往年來此,今不覺成林。」他又想起了祖宗家鄉,說:「鳳陽陵樹當亦似此。」說著便落下淚來。不論在叱吒風雲的戰場,還是在金碧輝煌的宮殿,朱元璋的心始終沒有忘掉養育他的家鄉鳳陽,沒有忘記他所經歷的坎坷與磨難,或許這也是他成功的一個原因吧。因為這種赤子之心誠無疑對他是一種約束,所以使他保持了較清醒的頭腦,而不致於過度地放肆驕奢。在他統治的三十一年時間裡,封建政治制度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封建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然而他所開創的事業能否繼續下去?怎樣繼續下去呢?讓我們來揭開歷史的這一頁吧!
第二章 百折不撓
一、他年誰為主
皇帝繼承問題是封建社會中的大事,傳子在宗法制度下是當然的,自先秦以來,嫡長子繼承製度在中原王朝已經成為確定不易的制度。傳子固然可保證後世江山姓氏不變,但遇上不肖子孫卻難免國破家亡。多少英明君主曾想不立長而立賢,但皇儲的空缺又成為諸子覬覦爭逐的物件,因而常常釀為內亂,反不如仍立嫡長子名正言順而只落得眼前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