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第1/2頁)
毛佩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薊州、遵化、密雲的失守震動了大寧。都督陳亨、劉傑,都指揮卜萬率領大寧軍馬出松亭關,駐營於沙河,將要進攻遵化。七月二十二日,駐守遵化的降將蔣玉把這訊息報告給朱棣。二十四日,燕王朱棣親自帶兵往援。劉傑等聽說朱棣親出,便退回松亭關,堅守不出。二十七日,朱棣命千戶李浚等領兵到關口,指揮部伍,佯做攻城,企圖引劉傑等出戰。劉傑等仍閉門不出。這時燕王新起,兵力不足,強攻不是良策,但長久相持也會生成他變。朱棣急於想削弱大寧的力量,他幾經盤算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對諸將說:「大寧軍馬不散,終為吾後憂。然劉傑衰老無所為也,陳亨素忠誠託心於我,但為卜萬所割。若去卜萬,陳亨必來。劉傑寡謀,易於戲弄,以間動之,必生嫌隙。」朱棣對幾個守將做出分析,陳亨是燕王舊部,以燕山左衛指揮僉事之任曾幾次跟隨燕王出塞,後升為北平都指揮使。燕王說他「託心於我」看來不誣,劉傑寡謀不在話下,那麼解決問題的關鍵便是卜萬了。因而必須設計除掉卜萬。這時,正好燕軍的遊騎捉獲了兩名大寧軍卒,向中軍報告。朱棣聞訊,高興地說:「間可行矣!」於是,他們寫了一封給卜萬的信,信中對卜萬大大誇獎一番,但卻對陳亨極致詆毀之詞。寫完後牢牢封好,放在一名軍卒的衣領中,並請這軍卒喝酒,賞了他一些銀兩,放他歸還。這件事做得表面上不想讓另外一軍卒知道,卻假裝不慎讓他悄悄看到。他看到這情景向看守者說:「彼何為者?」看守人說:「汝何用知之?」他回答說:「苟令吾知,不敢背德。」看守人說:「彼歸以通音耗,故得厚賞。」他又對看守說:「能為我言,請為諧行,惟命是從。」看守同意了他的請求。於是二卒一併被放還,但另一卒卻沒得到賞銀。二卒回到軍中,不得賞銀者心不能平,馬上向長官揭發了此事。劉真、陳亨在軍卒衣領中搜查到燕王寫給卜萬的信,立刻對卜萬產生了懷疑。結果卜萬被逮入獄,家也被籍沒了。這支軍隊經過這一打擊,從此便不得振作了。
朱棣在採取軍事行動的時候,並沒忘記採取政治手段。他知道,全國的兵力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
七月十九日。朱棣向諸將訓話:
我皇考太祖高皇帝綏靖四方,一統天下,並建諸子,藩屏國家,積累深固,悠久無疆。皇考太祖高皇帝未省何疾,不令諸子知之,至於升遐,又不令諸子奔喪。閏五月初十日亥時崩,寅時即斂,七日即葬,逾月始詔諸王知之。又拆毀宮殿,掘地五尺,悉更祖法,以惡所為,欲屠滅親王,以危社稷,諸王實無罪,橫遭其難,未及期年,芟夷五王。我遣人奏事,執以捶楚,侮極五刑,鍛鍊系獄,任用惡少,調天下軍官四集見殺。予畏誅戮,欲救禍圖存,不得不起兵御難,誓執奸雄,以報我皇考之仇。
夫幼沖行亂無厭,淫虐無度,慢瀆鬼神,矯誣傲狠,越禮不經,肆行罔極,縻有修底,上天震怒,用致其罰,災譴屢至,無所省畏。惟爾有眾,克恭予命,以綏定大難,載清朝廷,永固基圖。我皇考聖靈在天,監視於茲,以惟爾有眾是佑。爾惟不一乃心,墮慢乃志,亦自底於厥咎,隔於孥戮。竊聞之,仁者不以安危易節,義者不以禍福易心,勇者不以死亡易志。爾有眾明聽予言,則無後難。若彼有悛心,悔禍是圖,予有無窮之休,爾亦同有其慶矣。告予有眾,其體予至懷。
這一篇洋洋大文,一指斥朝廷無道,變更祖法,屠戮骨肉;一申明自己起兵僅為救禍靖難,最後又威脅「有眾」,如心不一,志不堅,則會身遭孥戮;相反如果燕王得到勝利,則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
同時,朱棣又上書朝廷說:
蓋聞書曰:不見是圖。又曰:視遠惟明。夫智者恆慮患於未萌,明者能燭情於至隱。自古聖哲之君,功業著於當時,宣告傳於後世者,未有不由於斯也。今事機之明,非若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