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第1/2頁)
毛佩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分封親王是為了保證明朝的長治久安,但如何能確保做到這一點,朱元璋仍然頗費腦筋,他認為除了對諸王的教育鍛鍊外,就是要求諸王不能離開自己所確立的規範,不能改變自己定立的制度。
為了使對諸子的教育約束制度化、法律化,朱元璋於洪武二年四月十一就下令編輯《祖訓錄》,後來又下令編《昭鑒錄》。到洪武六年三月初一,《昭鑒錄》成書了 。
這是一部專門給諸子看的書。它先後由禮部尚書陶凱、主事張籌、秦王傅文原吉、翰林院編修王撰等人編訂。內容包括漢唐以來藩王所行的善惡,用以對諸王進行勸誡。宋濂為此書寫了序,朱元璋賜以書名。朱元璋對文原吉等人說:「朕於諸子常切諭之,一舉動戒其輕,一言笑斥其妄,一飲食教之節,一服用教之儉。恐其不知民之饑寒也,嘗使之少忍饑寒,恐其不知民之勤勞也,嘗使之少服勞事。但人情易於縱恣,故令卿等編輯此書,必時時進說,使知所警戒。然趙伯魯之失簡、漢淮南之招客,過猶不及,皆非朕所望也。」為教育諸子,讓他們嘗試挨餓受累,其用心也良苦了。
到五月初一《祖訓錄》也成書了 。《祖訓錄》共有十三目,包括箴戒、持守、嚴祭祀、謹出入、慎國政、禮儀、法律、內令、內官、職制、兵衛、營繕、供用。朱元璋親自為之作序:
朕觀自古國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當時法已久定,人已守是以息。威加於海內,民用平康,蓋其創業之初,備嘗艱苦。閱人既多,歷事亦熟。比之生長深宮之主,未諳世故,及僻處山林之士自矜已長者,甚相遠矣。
朕幼而孤貧,長值兵亂,年二十四委身行伍,為人呼叫者三年。繼而收攬英俊。習練兵之方,謀與群雄並驅,勞心焦思,慮患防微,近二十載,乃能剿除強敵,統一海宇,人之情偽亦頗知之,故以所見所行與群臣定為國法。革元胡俗,去姑息之政,治舊習■染之徒,且群雄之強盛詭詐,至難服也,而朕已服之。民經世亂,欲度兵荒,備習奸猾,至難齊也,朕已齊之。蓋自平武昌以來,即議定著律令,損益更改不計遍數,經今十年始得成就,頒而行之,民漸知禁。至於開導後人,為《祖訓錄》一編,立為定法,大書揭於西■,朝夕觀覽,以求至當。首尾六年,乃七謄稿,至今方定,豈非難哉!
蓋俗儒多是古非今,奸吏常舞文弄法。自非博採眾長,即與果斷則被其眩惑,莫能有所成也。今禮部刊印成書,以傳永久。凡我子孫,欲承朕命,無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非但不負朕垂法之意,而天地祖宗亦將孚佑於無窮矣。嗚呼,其警戒之哉。
朱元璋把《祖訓錄》頒給諸王,並且將其抄錄於謹身殿的東■、乾清宮東壁,還讓親王抄寫在王宮正殿和內宮的東壁,隨時閱讀。隨後他又對諸臣說:
朕著《祖訓錄》,所以垂訓子孫,朕更歷世故,創業艱難,常慮子孫不知所守,故為此書,日夜以思,具悉周至,■繹六年,始克成編,後世子孫守之則永保天祿。苟作聰明,亂舊章,是違祖訓矣。
朱元璋所想到的是皇圖永固,他認為他的子孫只要維持他定下的成法不變即可使朱明天下傳之久遠。隨侍之臣為朱元璋的這種認識找出了理論根據。他們回答說:「自古創業之主,慮事周詳,立法垂訓,必有典則,若後世子孫,不知而輕改,鮮有不敗。故經雲:不愆不忘,率有(由)舊章。朱元璋對這種逢迎當然很高興。他接著說:
日月之能久照,萬世不改其明,堯舜之道不息,萬世不改其行。三代因時損益者,其小過不及耳。若一代定法有不可輕改,故荒墜厥緒,幾於亡夏,顛覆典刑,幾於亡商。後世子孫當思敬守祖法。
朱元璋相信親王比將帥可靠,朱姓比異姓可靠。他肯定地認為分封親王恪守祖訓會使朱明朝廷長治久安。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