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春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世界根本就是『大有大賭,小有小賭』,做生意便是賭博的一種,甚至每次買一幅地的決定,本身已有賭博的成分。」
據說有一個名士抨擊賭博害得人傾家蕩產,鄭氏馬上回敬一句:「做生意傾家蕩產的人還會少?」將生意與賭博相提並論,人們大可認為鄭氏的觀點是歪理,但不可說他毫無道理。
1988年,正是何鴻與鄭裕彤聯手赴海外開賭,打得火熱之際。霍英東提出辭去董事長,何鴻接受了他的辭呈,馬上請鄭裕彤做董事長。
鄭裕彤是個對經營賭場抱有濃厚興趣的商人,但他「識做」,像霍英東、葉德利那樣只管拿錢,不參與管理。他圖利不爭權,令賭王稱心又放心,所以時至今日,娛樂公司的董事長仍是鄭裕彤。
葉、何再爆「口水大戰」
1982年8月,賭王剔除「叛黨」葉漢後,在澳門政府和市民面前作出的姿態更高,他宣佈個人捐款2000萬元興建新口岸體育館。同年12月,何鴻再次與澳府就賭場專營續約,主動提出增加稅額,令當局大開笑顏。
這一年,澳督高斯達兩次對葡國《訊息日報》或在澳門公開場合,高度讚揚何鴻掌管的澳門博彩業:
「我個人和政府都認為,博彩業在澳門的存在,並不比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更壞,它帶來的利益大大補償了社會觀念下所引起的不適當之處。」
「感謝這次參與談判和簽署博彩經營合約的人士,特別要感謝娛樂公司的總經理何鴻先生,何先生和政府衷誠合作,他經常將公司的利益和澳門整體利益互相協調,致力於繁榮澳門經濟,這一點很值得我們讚揚!」
與八面風光的賭王相比,「馬車王」葉漢的情景可謂有幾分淒涼。
賽馬車的投注額持續下降,任憑「賭業天才」想什麼辦法,都無法改善流血不止的賽馬車會的財政現狀。
1984年8月是賽馬車會成立四週年,葉漢從泰國請來四面佛銅像,供奉在賽場,祈求佛靈保佑廣進財源。這一舉措只能說明葉漢迴天乏力,黔驢技窮罷了,亦成為何鴻等人的笑話。
第三部分唇槍舌劍 葉漢大戰何鴻(5)
四面佛不肯在澳門顯靈,害得賽馬車每況愈下,「馬車王」捉襟見肘,焦頭爛額。正是這個時候,葉漢又受何鴻一擊。
我們無法判斷何鴻是有意還是無意。1986年,春風得意的何鴻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電視採訪,賭王談到開賭,自然會牽涉到葉漢。在談到葉漢為何退出娛樂公司時,何鴻說葉漢不肯引進新技術和外國的賭博方式,故而退休,並出售其賭場股權。其間還歷數了葉漢的諸多不是。
東方賭王何鴻的大名在歐洲不脛而走,混有英國血統、外貌酷似歐洲人的stanley lod成了英國人的驕傲。
葉漢在英國的一位朋友看到這個節目,特意錄製下來,回港後給葉漢看,並同聲翻譯給葉漢聽。
葉漢當即暴跳如雷,破口大罵:「放屁!澳門賭場的所有新玩意,包括輪盤、百家樂、老虎機、廿一點,還有買水翼船、噴射船,等等,等等,統統是我搞出來的,何鴻不懂行,怎麼會是他搞的?我人都走開了,他還不放過我,還要誣衊我,什麼意思?」
賭博新花樣,的確是葉漢要求引進的,有些賭博花樣,何鴻不僅不懂,他聽都沒聽過。至於水翼船、噴射船的引進,卻很難說是哪一個人的功勞。
憑心而論,對改善港澳海上交通,葉漢、何鴻、霍英東,都作出過貢獻。
1963年,娛樂公司賭博生意漸入佳境,葉漢提出要增加新賭式和新賭具,他提出要擺放吃角子老虎機。40年代葉漢在上海開賭,曾經營過老虎機,投注額雖小,卻能啟用人氣,起到旺場的作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