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六十七回 楊宗保闖營解圍
楊六郎請八賢王觀看牤牛破敵的演習。趙德芳看罷,讚嘆不己,命楊景照計而行,以解遂州之圍。六郎想:和韓昌交戰,光有牤牛還不行,交起手來,敵眾我寡,沒有幫手,我何不乘機說服八賢王,將我那賢弟們請回,共破韓昌!想到此說:「千歲!要戰敗韓昌,現在還有一事未成,將來開仗,牤牛一撤出去,韓昌敗兵後我們的兵將還得乘勝追擊,才叫收復失地。怎奈城內戰將太少,只怕牤牛白放。」「依你之見?」「還得調兵。」八王說:「朝中有兵無將,調誰能行呢?」「朝中的兵了,養得太嬌,指望他們不行,據我知道,花刀太歲嶽勝現在太行山。他臨走時,從三關帶去一部分兵將,有一萬人之多。而且那嶽勝、孟良、焦贊、楊興等人,殺法撓勇、勇冠三軍,都是難得的大將。請千歲開恩赦免他們的罪過,叫他們帶兵來前敵助陣。」八王一皺眉:「這四個人造反,我能原諒,可他們殺死狄玉陶,又砸監獄,怕萬歲不答應呀!」「他們非是造反,是為我抱打不平,才離開朝廷。當初,黃土坡大戰韓昌,他們都為國立過大功。現在為臣罪過已經赦免,我那幾位朋友還頂著造反罪名,於心不忍。給他們個機會,叫他們到前敵立功,共破韓昌大兵。求賢王在萬歲面前美言。」六郎跪在那兒不起來,寇準在旁幫腔說:「應該請回嶽勝。俗話說,獨木不成林。那韓昌戰將如雲,如無幾個好幫手,光郡馬一人,豈能大獲全勝?請回嶽勝等人,是為國為民之計,望千歲三思!」八王聽了,沉思了一會兒,無奈點點頭說:「好吧!破敵之日,免去罪過。不過,現在城外韓昌的兵馬太多,困得風雨不透、水洩不通,誰能闖過敵營呢?」六郎說:「臣保舉一個人,準能勝任。」「誰?」「雙天宮寇準。」寇準一咧嘴,說道:「我是文宮,不會打仗,能闖過敵營嗎?」「就因為你是文宮,才能過去。單憑武藝,眼下這些人還真沒有能闖過去的!」「夠戧!」「我說你行,你準行!我多年領兵,怎樣用兵派將,心裡有數,哪能叫你送命呢?再說,孟良、焦贊都是粗人,別人去說不服他,只有天官能勝此任。」「好吧,你得寫封信。「「行。「六郎親筆寫封書信,說清自己詐死埋名之事,叫眾位賢弟速到遂州。八王給皇上寫了一個奏摺,奏明聖上,前敵危急以及六郎沒死、準備擺牤牛陣破敵,並請聖上恩准楊六郎和嶽勝等人立功贖罪。另外,八王還給嶽勝等人寫了一封信。寇準帶好了,換上青衣小帽,騎馬出城。
寇準剛走了不多遠,對面敵營炮響,一支隊伍橫住去路,為首將官正是韓昌。寇準臉上帶笑:「韓元帥請了!」「你是寇準?」「正是。」「你單人匹馬,出城幹什麼?」「韓元帥!大兵困遂州,我們凝冰築城,才守到今天,眼看天暖了,冰消雪化,這座城也就完了。城裡沒有吃的,軍民性命難保。八王千歲有意獻城投降,又作不了主。叫我回朝和萬歲商量,好給你們寫降書順表。韓元帥,放我過去吧!」「寇準,休要巧辯,你是不是回朝搬兵去?」「韓元帥此言差矣!要搬兵,就不等到現在了。還能等到天暖和、城要失陷了才去?再者說,朝中還有誰呀?呼王爺、楊門女將,都困在城裡。京城裡那些將宮,來了也白搭。我們看清了這步棋,這座遂州城,早晚也得落在你們手,不如保命要緊。」韓昌說:「你去商量寫降書,有何憑證?」「我一兵一卒未帶,又是個文宮,這就是證據。要是搬兵闖營,得派武宮,我還不出來呢!」「這不算,你把八王的奏摺拿出來!」「此事至關重大,只能同皇上當面陳述利害,由皇上欽定,不便寫在奏摺上。」韓昌覺得寇準說得句句在理,心想:他是個文人,把他放過去,也沒啥了不起!韓昌對寇準說:「寇天宮,不管你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我都放你。人都有心,你琢磨著辦。來,放他走!」「我謝謝元帥。」寇準想:好玄哪,快點跑吧!他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