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且看民元老國會
在以上論袁諸篇裡,我們對民初的國會著墨無多。因為在那一階段,中國政治圈內的主要矛盾在孫、袁之間。而孫、袁二公著重的都在槍桿,國會所發生的作用太小了。多說了反而浮雲蔽月,有失真相。迨孫公的槍桿被袁公的槍桿打敗了,袁對國會不但繼續任其存在,他對國會之內的國民黨也還禮遇了一陣子。原因是他知道國會裡,有國民黨籍的議員,並不一定擁護孫文,甚至是反孫的政客;更重要則是,袁還要利用國會來把自己扶正,由臨時大總統變成正式大總統。待他被扶正之後,他就把國民黨籍的議員全部開革了。國民黨的&l;多數&r;一去,只佔&l;少數&r;的進步黨的國會就癱瘓了。
袁搞垮了國、進兩黨的國會之後,本想組織一個御用國會來做他的橡皮圖章。可笑的是,他那時還去古未遠。這個地球上除掉皇帝之外,先進的國家裡,還未見過第二種獨裁製度,所以他搞來搞去,只搞出個半調子的&l;參政院&r;來&l;擁戴&r;他做皇帝,終於弄得短命而死,遺臭萬年。他那時如果只做個黨主席,或黨總裁,如後來的蔣、毛二公者,則段、馮二將,又怎敢搞窩裡反?蔡鍔小將,又何敢稱兵犯上哉?朋友,袁的時代還太早嘛。蔣、毛二公那套&l;現代&r;本領,他還未練出來呢,所以他就吃癟了。因此在袁的時代,國會尚未構成個奪權的單位,寫歷史的人,也就讓他老人家暫時靠邊站了。可是在段祺瑞時代就不同了。黎、段二人此時旗鼓相當,都獨裁不了。黎要利用國會以反段;段則要利用北洋系的地方軍閥來制黎,國會就不再是&l;橡皮圖章&r;,或&l;擁戴機構&r;了。因此現在倒是我們應該把它老人家揭揭底的時候了。
國會是今後五百年的中國,必不可缺的一種政治建制。至於它在最後落實成怎樣的一個&l;定型&r;,今日似尚言之過早。只是它是個與民國與生俱生的,在民初雖然作用不大,畢竟是值得一敘的制度,下篇當以較詳盡的篇幅概括之,或可為今後有心法制者,做點備忘工作也。(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六日於北美洲)
段祺瑞和所謂&l;皖系&r;是什麼回事?
在一部&l;民國通史&r;裡,筆者在不同的拙著中,曾一再強調,最令史家和讀者們感覺頭痛的,實在是民初&l;軍閥混戰&r;那一段。據個人對民國史數十年的探索,那些從事混戰的大小軍閥,就不下數千人。跟他們槍桿打轉的,還有數不盡的政客,和黨人。他們結黨為公,或結黨營私,忽聚忽散,朝秦暮楚,你要把他們清理出個頭緒來,那真是治絲愈棼,不知伊於胡底。不信您去翻翻那一套西方&l;劍橋學派&r;,由已故漢學大師費正清所主編的、最權威的&l;劍橋中華通史&r;,看看它底第十二冊,有關民國軍閥那一段(有漢語譯本)您就知道,盡信書不如無書。你要選用它作教材,去大學或中學課堂授課,那就變成不知所云了。
一扇玻璃窗,四個方塊塊
其實一部軍閥混戰史,歷時不過十六年(一九一二─一九二八)。真是無巧不成書,歷史家如把這十六年分分階段,它不多不少,四四一十六,整整四年一段,可以順序排列如下:
袁氏當國,一九一二─一九一六
段祺瑞的皖系主政,一九一六─一九二○
曹錕吳佩孚與直系政權,一九二○─一九二四
張作霖張學良的奉系父子配,一九二四─一九二八
你如再把他們四組,分別劃成四個方塊塊,像一扇四塊玻璃的玻璃窗。按時間先後,你再錄下他們各組的大事記。如此的一扇嵌字玻璃窗,就是這十六年軍閥混戰的編年史了。清清楚楚,一絲不亂。筆者在前篇拙著裡,就曾替他們裝過這扇玻璃窗。因這玻璃窗,很簡單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