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泡沫戰爭的順利收場
所以蔡鍔的伐蜀實在是個泡沫戰爭,脆弱之極,所好的他底對方也是如此。曹錕、張敬堯、馮玉祥,乃至其他的袁黨中人,如湖南的湯薌銘、四川的陣宦、陜西的陳樹藩也是如此。他們何厚於帝制?又何薄於共和呢?對他們來說,生存(survival)才是真理。例如湯薌銘這個湖北人做了湖南將軍,為著報效袁公,他在湖南亂殺民黨,如今湖南人要向他收復失地,討回公道,袁黨又無法保護他,那麼湯氏的自全之道,就只有加入民軍,宣佈湖南獨立,美國人所謂搞不過他就加入他(ifyou cannot lick hi,jo hi),此之謂也。陳宦在四川亦復如此。蔡鍔之兵近在咫尺,相互砍殺,兩敗俱傷,而一無是處,加以袁在此時,民心全失,蔡鍔與陳個人亦無宿怨,罷兵言好,生民同慶,何樂不為。最重要的還是袁氏鞭長莫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袁對他私誼雖恩重如山,他在此時放下屠刀,又何負於袁呢?所以陳蔡雙方在川南搞拉鋸戰,不二回合,兩方就私通款曲,言歸於好了。雲南後方唐某拒發補給,蔡索性把兩個支隊撥歸陳氏指揮以就食,血濃於水,有何不好呢?
三十多年過去了,國共內戰,舊戲重演。傅作義在北平與林彪搞和平解放,至少儲存了個文化古都不受糜爛。你說傅氏是裡通外國,晚節不保?據說蔣老總統敗退臺灣之後,檢討戰局,發現四百萬大軍,兵敗如山倒,而軍人戰敗&l;殉節者&r;卻寥寥無幾,因曾痛恨&l;武德&r;不修,人心敗壞,而痛心疾首,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l;不患不知人,患不己知也&r;。袁世凱當年正是如此。
從非袁不可到非段不可
可是在袁生命最後的月日裡,他似乎對自己熱中帝制,誤信小人,也有深度的懺悔,第一他顯然認識到他對日本的估計是個絕大的錯誤,當此歐戰正烈之時,他這個&l;歐美派&r;,縱使內無反側,一個日本的外在反對,也足夠使他的皇帝之夢化為烏有的。克定偽造的順天時報,欺父誤國的影響,是無法挽回了。唯一的補救之道,就只有人死病根斷,撤銷帝制。
雲南起義的爆發,和它所引起的骨牌效應,在偌大的中國,顧此失彼,他也是無法應付的。因此當袁軍與蔡軍在川南拉鋸,各有勝負之時,他就決心把帝制叫停了。三月二十二日袁氏正式撤銷帝制之後,在各方要求連總統一道退位的叫囂聲中,爛攤子如何收拾?袁氏此時已是個絕對的孤家寡人和獨夫。積勞成疾,已重病在身。有關軍國大事,那些帝制派的嘍囉,什麼六君子楊度等人,和十三太保的段芝貴等,都上不得臺盤。內安反側,外和強鄰,軍事政治一把抓,就非老段不可了。所幸段祺瑞頗識大體,三月二十二日,出任參謀總長;經過一個月的周旋,四月二十二日乃拜相組閣。但是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各方叫囂,正此起彼落,省縣獨立,也接二連三。南方獨立諸省,在護國軍軍務院成立之後,對袁氏下野之要求,更趨激烈。五月十七日在馮國璋與張勳聯合邀請之下,尚未獨立的十七省各派代表會議於南京,各省雖仍效忠樞府,尊重元戎,但奉勸息肩榮休,則是多數之決議。縱是有舉足輕重,一言九鼎的&l;義婿四哥&r;【袁家幼年子女多呼馮國璋夫人為四姐,國璋為四哥,見袁靜雪憶父文】,也不避嫌疑,迭電勸退,其他來自全國各地的勸退、迫退、乞退,乃至斥退的函電,則日夜不絕,衰病殘年,何堪對此。袁氏自知不起,在六月六日,昏厥復甦之後,微息微嘆之間,向榻畔侍疾的徐世昌說,&l;他害了我。&r;此&l;他&r;是誰?就永無定論了,袁氏一死,全域性皆松,中國就是另一個面貌了。
袁公我民國史上之開卷英雄也。然自民國有史以來,吾尚未見一本;一篇甚或一頁對袁有正面評價之書。有之,或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