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第1/2頁)
[日]浦澤直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沒有其他人記得帝爾那的兒子?
「除了我以外應該沒有吧。那傢伙連老爸的葬禮都沒參加……大概是從一九五〇年左右,那小子就離開這座小鎮了。」
‐‐謠傳跟帝爾那過從甚密的那位女性……也就是他兒子愛上的女人,知道後來嫁到哪裡嗎?
「我記得就是隔壁城鎮。」
‐‐隔壁的城鎮是指?
「利貝雷茨。」
筆者瞬間腦中浮現了博德曼律師所提供的內容。假使博德曼先生之父的故鄉就在亞布洛內茨隔壁,而嫁到他父親友人家的大美女‐‐也是捷克跟德國的混血,那不就跟普羅哈斯卡先生所提的年輕姑娘完全一致了?
但博德曼律師的父親故鄉是在萊希貝爾克……所以應該是一場誤會吧。
但筆者仍不死心,又試著向普羅哈斯卡先生問道:
「你知道有個叫萊希貝爾克的地方嗎?」
「萊希貝爾克就是利貝雷茨啦!」老人笑了。「抱歉抱歉,我的說明不夠清楚。在二次大戰以前,波希米亞的所有城鎮都是以德文命名,就好比亞布洛內茨以前叫加布隆斯……但戰後,我們捷克人全部把它們改成捷克式的地名了。所以以前的萊希貝爾克,就是現在的利貝雷茨。」
……拼圖完成了。雖說還缺乏直接證據,但筆者認為,波納帕達與博德曼之間的確有一條隱密的線。
第30章 法蘭茲&iddot;波納帕達
‐‐二〇〇一年十二月 尼薩河畔亞布洛內茨
以下故事完全出自筆者的可怕想像,並沒有任何根據。
身為蘇臺德人卻站在同情捷克人的立場、並促使共產黨政變成功的某位天才,他有個兒子愛上了一位捷克與德國混血的美麗姑娘,但那位姑娘卻愛上了父親。當這段註定是悲劇的愛情告終後,女子便嫁給了隔壁城鎮的德裔捷克人。兒子對捨棄自己與母親的父親感到非常憎恨,於是便決定將奪走他人名字、破壞他人人格的方法拿到父親身上實驗。父親的餘生便在錯亂與恐懼中結束了。
兒子的天才遠超過父親以上。他完成劃時代的洗腦及人格改造理論,被黨、軍方、秘密警察延攬,並在國家的核心得到了自由行動的權力。
這時,他過去曾深愛的那位女子與他聯絡,表示希望能讓自己的兒子成為職業軍人。因為她丈夫是德裔,在捷克屬於少數民族,這種人的孩子是很難進軍校的。沒想到他卻爽外地答應了女子的請求。他見過那位女性的兒子後心想,等這位少年長大後,有個想做的實驗剛好用在他身上。畢竟這位少年身上可是帶著優異的基因啊……
他一直等待少年長大成人並加入軍校。另一方面,他也在收集全捷克斯洛伐克擁有優秀基因的少女資料。其中他最欣賞的一個,就是原本在母親肚子裡時應該是雙胞胎之一的那名少女。他試著讓這位少女與鄰近城鎮的那位少年邂逅。這下子他終於可以試驗讓人與人相戀的方法了。正如他的計劃,這兩人結合在一起。只不過他的計劃還是出現了瑕疵。雖說那不是無法預料,但所謂的小瑕疵就是指這兩人彼此吐露真相,決定逃離這個實驗。他毫不猶豫就把那個鄰近城鎮的少年處理掉了。之後他便對少女腹中的雙胞胎產生了興趣。
然而,還有另一個更大的實驗瑕疵他沒有發覺。他自己竟然愛上了這個可以當他女兒的實驗物件,就像他父親當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