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經的流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確,這年月但凡賺錢的買賣那都是刀口舔血,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是什麼樣子,更加無法預知明天自己會不會還在這個世界上!這就亂世!在亂世,對揚易來說無非得過且過,有錢大把大把花錢,沒錢想辦法弄錢,這就是他們的生存之道,沒有對或者錯。
對於揚易的話,羅峰不置可否,他搖搖頭,將一些奇怪的想法甩出腦海,&ldo;我不和你貧!你來看看這個!&rdo;說著,羅峰將軍閥頭子交給他的破舊書籍拿了出來,深黃色的書紙在密室燭光的照耀下閃動著詭異的光芒,密室內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刮出一道陰風,吹得羅峰脊背發涼。
揚易當然也感到了密室內詭異的變化,一陣陰風颳過,揚易一個機靈,剛剛還略微有些迷糊的酒勁兒也在一瞬間煙消雲散,&ldo;這……這是什麼東西?!&rdo;揚易目不轉睛的盯著羅峰手中的殘書。
羅峰將書交給揚易之後說,&ldo;剛才大哥來找我,說這裡面隱藏著某個大墓的線索,你也知道,我他孃的八輩兒貧農,斗大的字不認識幾個,所以才把你找來給看看,畢竟是大哥吩咐的事情,咱還是得拿出個樣子!&rdo;羅峰的一番解釋,可揚易似乎並未聽進去,此時他整個人的心境幾乎完全沉浸在殘書之中。
借著昏黃的燭光,揚易仔細的閱讀著書中的內容,不過看了不到一段揚易便停住了,&ldo;咋地了?&rdo;羅峰在一旁問揚易,揚易說,&ldo;這他媽的是篆體!老子看不懂幾個字兒!&rdo;&ldo;那咋整?&rdo;對於文字方面的東西,羅峰完全就是個外行,一時間也沒了主意。
那時不像現在,動盪時期,別說圖書館了,就連書店都少得可憐,更別說什麼篆體繁體互譯工具之類的玩意兒,那簡直不可能存在,一時間羅峰和揚易都傻了。這時,揚易突然說,&ldo;既然大哥說這裡面有關於大墓的資訊,那就說明大哥肯定找人譯過這本書,要不咱去找大哥問問?&rdo;
揚易的話提醒了羅峰,他讓揚易在密室等待,而他自己則慌忙的趕往軍閥頭子的府邸,當說起此事時,軍閥頭子一拍腦袋,&ldo;瞧我這個腦子,拿著!&rdo;說著將一本厚厚的類似字典的東西交給羅峰,這其實是一本當時不算完全或則說存在不少誤差的對照本。
回到府邸,羅峰和揚易便沒日沒夜的紮在密室中,除了吃喝拉撒幾乎是寸步不出,由於對照本有很多的不完善和錯誤,經過整整兩天,兩個人總算是拼拼湊湊明白了殘書中的大致意思:大約在春秋時期,位於中國土地北方存在著一個諸侯國名為燕國,公元前11世紀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在今日北京,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代,於公元前7世紀滅掉薊國,建都薊。
據書中記載,燕國建都薊之後,起初還算太平。知道某一個深夜,燕桓侯(前697年‐前691年在位,7年)突感胸悶頭疼便差人往太醫院宣太醫進殿診治一二,據說當時這位太醫名藜。藜入帝王寢宮還未細心探病,便見燕桓侯忽然間從床上做起,身體筆直,手腳僵硬,雙眼上翻,片刻之後消散。對於此事燕桓侯自己卻並無印象。
經過藜診治,燕桓侯乃是氣血虧虛導致胸悶,只需調理,便留下一個方子離開了。原本以為事情就此結束,卻不想其實才剛剛開始,從此之後,幾乎每晚燕桓侯都會出現如此怪異之舉動,事後宮人隱約探問桓侯卻無半點印象。不過有心之人很快便發現,燕桓侯身體日漸消瘦,精神逐漸萎靡,似乎有某種看不見的力量正在一點點吞噬著燕桓侯的精力。
漸漸的,關於燕桓侯的一些傳聞開始在宮中流傳,關於燕桓侯被鬼魂纏身的訊息更是不脛而走。之後的一年多時間,燕桓侯派人四處求醫問藥,或請高人驗看卻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