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77章 放牧
吃過飯,霍恩菲斯伸了個懶腰,然後開始拾掇裝備,瑪利亞在一邊收拾碗筷。
霍恩菲斯蹲在床前,紮好馬靴的鞋帶,從床底掏出一個木匣子,開啟蓋子,裡面放著一把上好黃油的火槍,檢查了下槍支狀態。
將外衣穿好,綁緊腰帶,檢查了下彈藥數量,放進口袋裡。
隨後將槍支用布帶纏好,背在背上,來到牆邊,將草帽從牆上摘下來。
“水囊已經灌好了,還有乾糧和雨衣我都放在包裡了。”瑪利亞將一個棕色的皮包遞了過來。
霍恩菲斯吻了一口瑪利亞的額頭說道:“親愛的,我出發了。”
瑪利亞依偎在霍恩菲斯懷裡說說道:“我會把晚飯準備好的,出去還是要小心一點,騎馬的時候不要太著急。”
“知道了,我會小心的。”霍恩菲斯保證道。
兩個人一起走出屋子,霍恩菲斯來到馬廄裡,將木樁上的鞭子解下來,握在手裡,把馬鞍固定好,踩著馬鐙一個起身就躍到馬背上。
“等我回來!”霍恩菲斯對著妻子說道,然後駕著馬匹去和同事們集合。
霍恩菲斯所在的村子,人不多,就十幾戶,很快村民們都聚齊了。
村長卡爾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後說道:“去牛圈把牛都趕出來。”
牛圈建在村子旁,規模不小,總共三百多頭。
霍恩菲斯和同事開啟牛圈,將牛群驅趕了出來,十幾個人將牛向著草場方向驅趕。
“駕。”
……
東非就是個天然大牧場,霍恩菲斯一行人將牛群驅趕到一處水草豐茂的地方,然後開始放牧。
肯亞北部的牛,並不是當初恩斯特從荷蘭進口的那一批,而是非洲本土的家牛,主要用來當做畜力和以後食用,而荷蘭的奶牛都在上濱海區圈養,畢竟比較嬌貴,還是小心點好。
東非本土的這些牛,自然是從土著手裡搶過來的,然後被東非殖民地集中到肯亞這裡的草場養殖。
非洲馴化的動物很少,但也不是沒有,就比如家驢據說就是東非的兩種非洲野驢的亞種馴化而來的,努比亞驢和索馬利亞驢,如今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區域還有這些野生驢活著,當然,這是古埃及的傑作,和撒哈拉以南的土著關係不大。
非洲家牛的來源倒是有些爭議,有三種說法,早期的考古研究認為非洲的家牛並非是本土馴化,而是亞洲和歐洲家牛經由尼羅河流域和東非地區(索馬利亞半島)傳播過來的。
二十世紀後期,考古界開始提出非洲家牛馴化自非洲本土野牛的說法。
後來又有埃及西部沙漠地區為家牛馴化的第三個起源地的說法,當然恩斯特傾向於多元馴化論,畢竟世界許多地區都有馴化牛的記錄(美洲,澳洲,大洋洲除外)。
不管怎麼樣,現在這些東非地區的現存的家牛都是東非殖民的戰利品了。
除了非洲家牛,東非殖民地還有一批非洲瘤牛,主要是中世紀阿拉伯和印度商人從印度半島帶到東非地區的,在東非和中非許多地方都有分佈。
目前東非就是將兩者在肯亞北部草原地帶混合放牧。
整個肯亞北部,東非殖民地目前登記在冊的牛數量在十三萬頭左右,東非殖民地其他區域也有養了許多牛,但規模沒有肯亞北部大,而且主要用來當畜力使用。
霍恩菲斯騎在馬上,觀察著四周,雖然東非殖民地已經多次對肯亞北部的大型野生動物進行了滅絕活動,但是難免會有漏網之魚。
所以霍恩菲斯等牧牛人都是武裝放牧,來應對突發情況。
在東非殖民地開發之前,東非的牛數量比如今多許多,但是東非本身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