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蘇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姚採瀾看了看天色,告辭要走,無奈那王夫人好不容易碰上這位知情知趣的小友,談性正濃著呢,非得留了她用了午飯才讓她離開。
姚採瀾看她頤指氣使的,她身後跟著的兩個妾室俱是唯唯諾諾的,小心翼翼,大氣都不敢出的樣子,心裡暗忖,王小六說的果然不錯。
第二日自然是去宋縣丞家,果然家裡擺設頗為冷清。既然沒有了主母,也只能是宋家小姐宋蕙蘭並一個姨娘親自招待。
那個姨娘並不多說話,看見人來也拘謹得很,兩下里只匆匆見了一面就告退下去了。
宋小姐生的並不出挑,倒是個性情慡利的,乾脆利落的舉止倒為她的長相增色不少。
三言兩語就和姚採瀾攀談起來,相談的甚是融洽。
姚採瀾一眼看到宋小姐所戴的一個繡百合的荷包煞是精緻,便笑著一指,&ldo;宋小姐好巧的手啊,這百合繡的倒跟真的一般無二了!&rdo;
宋蕙蘭笑著不依,&ldo;江夫人這是在笑話蕙蘭了,看江夫人身上的這件襖子做的才叫別致呢!&rdo;
姚採瀾今日因上門拜訪,穿的格外正式,是一件鵝黃繡竹葉圓領緞面襖子,下面著了青灰色馬面裙。
宋蕙蘭便走上前細看,嘆道,&ldo;江夫人這襖子樣式新穎,想來是南邊的新款了。尤其是這繡工不得了啊。往日裡蕙蘭只以為自己的繡技已算是不錯的了,如今見了夫人的這件衣裳,方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不是虛妄了!&rdo;
姚採瀾忙謙虛了幾句,又說宋蕙蘭的衣裳針腳才是細密。
兩人於是說起針線來,倒是越說越投契,遂就姐姐妹妹相稱起來。姚採瀾年長一歲,自然就是姐姐了。
眼看著時辰不早,姚採瀾要告辭,宋蕙蘭卻苦苦留人,姚採瀾推辭不過,便在宋府用了午飯。
與在王知縣家用飯不同,姚採瀾心情放鬆多了,看宋家雖然並不多寬裕,但收拾的井井有條、整潔舒適,不禁對宋蕙蘭更添了幾分讚賞。
臨走,姚採瀾又再三邀請宋蕙蘭去江府做客,一行人才告別而去。
又隔了一日,姚採瀾方又正式裝扮了,登了張主簿家的門。
光看這家裡的擺設,確實比宋縣丞家要好上不少,無奈卻比不得宋家簡潔大方,處處顯得無章法。
張夫人領著兒媳婦接到了二門上。張夫人身上衣裳簇新,看著臉上卻盡顯老態了,雙鬢已然有了明顯的白頭髮,神態頗有些疲憊,看著這日子過的就不太舒心。
她那兒媳生的倒是一副好相貌,也是個愛說愛笑的性子。姚採瀾仔細觀瞧,見她身上穿著很是素淡,淡紫色褙子並月白色馬面裙,頭上飾物也並不多,只有一個素銀簪子並一串白色帶點子黃暈的迎春花。看來還沒有出孝期呢。
年紀輕輕就守了寡,又一個苦命人罷了。看她的性格,不是個自苦的,這樣日子也好熬些。
到了廳上分賓主落座,丫鬟卻遲遲沒有茶上來,那兒媳婦田氏尷尬的朝姚採瀾笑笑,親自去催了一次,又過了片刻,才有個丫頭把茶奉上來。
姚採瀾去看那張夫人,卻見她依舊面無表情,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
張夫人話也不多,只勉強寒暄了幾句便沒了話題,所幸有那田氏與姚採瀾說些平陽城的風土人情,氣氛倒也活躍。
不久,姚採瀾見那張夫人臉上就顯出了疲態,頗有些心不在焉,就識趣的告辭了。
張夫人也略略挽留了幾句,見姚採瀾執意要走,也就罷了。
這邊都走完了,王子其的夫人才緊跟著來了,卻是親自上門拜訪,身邊還帶著七八歲的兒子,大名王善於,小命叫虎子。
王夫人生的甚是苗條秀麗,杏眼櫻唇,舉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