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這種情況我也有。&rdo;她邊說邊拿過筆記本,把我寫的東西讀了一遍:&ldo;瓶梅笑曰健健已不貧血。&rdo;然後驚疑地看著我,&ldo;怪了!我母親叫沈瓶梅,就是這兩個字,一點不差……哎,不對!這句話並沒有說&l;瓶梅&r;和&l;健健&r;是一家人呀!&rdo;
&ldo;可是我確實有這個印象,而且很肯定,大概是從上下文裡面得出來的……&rdo;我閉上眼睛想了一會兒,腦海里果然浮現出一些字句,正是這句話的上文,便將它們寫在這句話前面,組成了這麼一段:
&ldo;昨夜風急雨驟,夢中又見瓶梅與健健,仍是在孝弟之下飲茶,闔家團聚,天倫之樂,無不歡顏,瓶梅笑曰健健已不貧血。&rdo;
方麗華歪著頭看著我寫完以後,狐疑地問:&ldo;這些文字你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rdo;
&ldo;好像不是書……這些文字好像是用鋼筆寫的……&rdo;
&ldo;那……會不會是一封信?&rdo;
&ldo;也許是吧,時間太久,記不清楚了。&rdo;然後我發現方麗華神色有些異常,便問:&ldo;你怎麼啦?&rdo;
&ldo;我……&rdo;方麗華很不自然地笑著,&ldo;我怎麼覺得這些話的口氣有點像……有點像我父親……我們家正好三口人,我和媽媽的名字,還有貧血,都對上了……但是,&rdo;她指著&ldo;孝弟&rdo;兩個字,&ldo;這兩個字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rdo;
&ldo;不知道。不過後面的話我還有印象……&rdo;
方麗華叫我趕快寫出來。我邊回憶邊寫,在筆記本上增添了這麼一行文字:
&ldo;我聞之甚喜,伊莉莎白亦表欣然之狀。&rdo;
我覺得後面還有內容,正想接著寫下去,方麗華卻說:&ldo;伊莉莎白?看來這個家庭還有個外國人呀!算啦算啦,別往下寫啦,跟我們家風馬牛不相及。&rdo;然後自嘲地一笑:&ldo;我們家又不是聯合國……&rdo;
正文 第二部(17)
星期一晚上,寒流隨著強勁的北風襲來,校園中的行人紛紛縮著脖子一路狂奔。我剛奔到圖書館門前,意外地發現方麗華在等我。
&ldo;舒雁,我有點事想跟你談一下。&rdo;
頂著大風交談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因此我啥也沒問,跟著她直奔實驗樓那個階梯教室。進去後發現裡面已有戴眼鏡的一男一女,坐在第一排靠邊的地方,頭碰著頭正在竊竊私語,對我們的到來毫不理睬。
我們在最後一排的角落坐下來,跟他們形成對角線的兩端。方麗華從書包裡掏出筆記本,翻到我寫的那幾行字,放在我面前。
&ldo;舒雁,上星期六我把這個筆記本帶回家,給我母親看了。她一看就說,這些話一定是我父親寫的,時間就在我與母親回到北京以後。那時父親隻身留在嘉平,你看到的這些話,可能就是他給母親寫的一封家信。&rdo;
我第一個感覺就是難以置信。
&ldo;難道你們家真的有個伊莉莎白?&rdo;
&ldo;確實有過,只不過不是一個人,而是我父母在嘉平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