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扎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承佑目光微閃,嘴角含笑,腦海中快速轉過各種念頭。
他又不傻,安泰和話雖然問得委婉,但也等同於明言,李承佑當然明白安泰和是什麼意思。
但說實話,李承佑心底其實並不打算再繼續跟s公司合作。
原因也很簡單。
說到底,s公司只是娛樂經紀公司,在音樂圈影響力很大,但在影視圈也就是一個弟弟。
相比他,s公司自然是人脈廣闊,但這是與之前的他相比。
《攝影機不要停》沒上映之前,他一文不名,既沒有背景也沒有人脈,連找宣發公司發行電影都是個問題。也是因此,當徐賢找到他說s公司有意接手發行後,他沒怎麼猶豫直接就答應了。
但兩者之間也只是合作關係,談不上什麼情意,更談不上s公司對他有多大的恩情。
要知道s公司接手發行的條件是收取淨票房分賬收入的12作為宣發費用,遠高於市場的5~8,說趁火打劫有些過分,畢竟以他的名氣和資歷,就是找其他宣發公司,大機率也低不到哪去。但若說s公司對他有多大的恩情,這卻同樣有些搞笑了。
說一千道一萬,兩者只是利益的合作,是一筆生意。
既然是生意,s公司自然要考慮利益最大化,而對於以後的合作,他自然也是同樣如此。
還是那句話,s公司在影視圈的人脈只能算一個弟弟,壓根沒有多大的能量,後續如果再繼續跟s公司合作,即使s公司把代理費用降到最低,在院線排片上也幫不上他多大的忙。甚至因為s公司想擴大在影視圈的影響力,他說不定還會受到牽連,同樣受到打壓。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就像s公司在音樂圈實力雄厚一樣,若是有其他公司想進入音樂圈跟s公司搶佔市場,s公司肯定不會退讓和手軟。而s公司想跨界進入影視圈擴大影響力,影視圈的那些大佬們又怎麼可能會給s公司機會。
也是因為有著這些考慮,跟s公司偶爾合作還行,繫結在一起那純粹是自找麻煩。
更何況自從《攝影機不要停》爆火之後,特別是上映第二週票房突破了100萬觀影人次,他的知名度就已經開啟,這段時間有不少影視和發行公司跟他接洽,想邀請他簽約或合作,其中不乏cj、gabox和showbox等影視圈的大佬。
可以說,他現在已經有了更大的選擇餘地,也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根本就沒必要再繼續停留在s公司這條船上。
他跟s公司就只是利益合作,對他的幫助是有,他不否認,但綁在一起就沒必要了。
腦海中快速地閃過這些,李承佑臉龐上笑容不變,看向安泰和,略微沉吟,搖頭笑道:“泰和哥,你也知道,還有半年時間我差不多也快要畢業了,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準備好好休息休息,也回到學校再充實充實自己,等畢業之後再考慮下一部電影。”
李承佑沒有直接拒絕,有道是看破不說破,安泰和沒有明言也是同樣的考慮,他要是說破了,既顯得沒情商,也會讓安泰和心生難堪,平白的得罪對方,腦殘的給自己結仇。
安泰和目光微動,輕聲笑笑,神色如常。
不得不說,李承佑找得這個藉口很好,即使他聽出了李承佑委婉的拒絕,也沒法生氣,更沒有理由生氣。
當然。
也沒必要生氣。
其實在第一次邀請李承佑簽約李承佑拒絕後,或者說察覺了李承佑想利用徐賢進行炒作的手段,安泰和就知道這個年輕人擁有不同於他年齡的成熟。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安泰和其實早就知道李承佑不會把自己跟s公司綁在一起。
身為s公司影視部的經理,s公司在影視圈的困境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