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黃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觥籌交錯間,無數道來自眼角的餘光掠過大廳中央的血泊殘骸,落在了被十幾頭獒犬護著,半拖半拽到王榻邊蜷跪的傻愣愣的獒奴身上。
隨著陣陣無聲嘆息,所抱持的最後一點殘餘心思也蕩然無存。比美貌,能勝過那獒奴的女人太多了,但比運氣,這個……能從獒犬爪牙下存活的希望實在太過渺茫。美人計,看來在這位王者面前是徹徹底底地行不通了。
&ldo;王,折嘎藝人昆絳桑波前不久來到我國,臣下此次赴宴囑令他候在西門,可要召進來說唱一番?&rdo;
酒過一巡,釋迦闥修站起身向贊布卓頓彎腰請示。
眾人乍聽訊息,愕然之後是一陣驚喜,期待的目光不約而同地看向了王榻上的贊布卓頓。
昆絳桑波可不是一般的折嘎藝人。他出生於沒落的貴族之家,幼年出家為僧,後來還俗,不過區區三年時光就成為了雪域中最傑出的折嘎藝人。
他的說唱言詞優美凝練,內容精彩紛呈,說到高興處能讓人心花怒放,說到風趣處能讓人捧腹大笑,說到悲傷處又讓人黯然落淚;說美景能讓人殷切嚮往,說奇詭能讓人毛骨悚然,說道理能讓人幡然驚醒……他的一個眼神,一個抬手,一個邁腿,一個轉身,都表演得絲絲入扣,活靈活現。忽而化身成佛,忽而化身成魔,忽而是伶俐的小童,忽而是愚笨的痴漢,忽而是威凜的王,忽而又是卑賤的奴……他可化身千千萬萬,可化身天地萬物。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卑微百姓,無論是邏些城的博巴人還是古格國的博巴人,沒有不以能親耳聽他一次說唱為榮的,他的才華甚至超越地域,傾倒了許多雪域之外的人。
他一年四季都反穿著羊皮襖,戴著羊皮面具,懷揣一個木碗,手拎一根木棍,遊走在繁華的城鎮,偏僻的山村。有時出現在輝煌的宮廷中,有時出現在破舊的帳篷裡,有時用盡辦法也請不來他說唱,有時他會主動闖上門送上祝福。他從未在人前摘下過羊皮面具,那時而稚氣天真,時而滄桑沉穩,時而陽剛粗莽,時而清朗明澈的聲音讓人根本辨不出他的真實年齡。人們只知道他是最傑出的折嘎藝人,只知道能碰上他,能邀請到他,能聆聽到他的一場說唱是得到了神佛眷顧般的莫大幸運。
此時此刻,在經歷了一場驚悚的血腥恐嚇後,如果能聆聽觀賞到昆絳桑波的說唱,那簡直是一種極致的幸福。
☆、(14鮮幣)第七十七章折嘎藝人昆絳桑波(二)
古代高原的折嘎藝人?!
已安心蜷跪在矮榻邊的羅朱心裡一動,不由升起幾分好奇來。
折嘎,是藏區最古老的曲種之一,藏語意為&ldo;潔白或吉祥的果實&rdo;。演唱折嘎,也有送吉祥、傳好運的意思。
民間流傳,公元7世紀,人們開始建造王宮布達拉宮,卻受到魔鬼作祟設障無法運送建築材料。這時有一民工走出來似說似唱,手舞足蹈很是古怪。魔鬼感到奇怪著了迷,人們趁機運走了建築材料。藏王松贊乾布得知後稱這種古怪的表演為&ldo;折嘎&rdo;。從此,就有了&ldo;折嘎&rdo;說唱。事實上在現代,各類文獻資料均未找到有關折嘎的記載,很難確定它的形成年代,不過因它的表演形式和裝飾與史前藏族苯教祭祀巫師表演相似,故很多人認為它源於苯教。
據說最早的折嘎藝人大都是一些流浪者,或是沿門乞討的乞丐,社會地位很低。他們帶著五色糧食、氈制羊皮面具、五色木棒、牛角琴、泥塑人五種道具走街串巷,用吉祥的祝詞,風趣幽默的表演,求得施捨。每逢傳統節日,城鄉集市貿易盛會,或者喜慶歡樂的場合,往往都有折嘎藝人的演唱。他們走到哪裡,無疑為哪裡增添了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