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阿小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次來到這裡足足花了常隆慶兩個月的時間,因為這裡幾乎沒有任何公路,一切都要靠雙腳。不過8月份那次從成都乘坐浮空基地來到這裡只花了常隆慶幾個小時的時間,同行的還有他的很多同事和其他工程師,軍委會已經命令地方政府解除了跟他們的合同,現在他們正式供職於空軍隸屬的鋼鐵集團。當常隆慶來到弄弄坪的時候,這裡已經非常熱鬧了,空軍已經提前將2萬多民工和1萬多工人徵集並運送到這裡,他們在這裡搭起了臨時的住宅,就等著開工了。
看到一片忙碌的工地,常隆慶跟同行的工程師和專家感受到了在四川不一樣的情景,或許有一些在蘇聯第一次和第二次五年計劃中學習過的人能發現,這跟蘇聯的大建設方式有點類似。大家都感受到了體內勃發的熱情,不由得幹勁十足。
大致的工業規劃很快就拿了出來,因為常隆慶拿出的那些設計圖跟現在地形勘探的結果很一致,以至於大家只是在那些設計圖上刪減了目前不需要或建設困難的部分。甚至有一個組開始設計成昆線鐵路,這條鐵路將透過攀枝花鋼鐵集團,成為連線成都和昆明的一條生命線,而多條公路也正在設計中,這一切同樣得益於常隆慶拿出的設計圖底稿,誰都不知道他從哪裡獲得的這些一手材料,其實常隆慶也不清楚。
時間進入9月的時候,浮空基地又來了幾次。雖然曾經乘坐過一次浮空基地,但是常隆慶每次看到這個神奇的大飛艇起降仍感到興奮。在浮空基地上的幾個小時讓他第一次有了戰勝日寇的信心,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常隆慶為中國有這麼先進的科技感到自豪,這正是他們這些科技工作者科學興國的目的。常隆慶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神乎其技!」
浮空基地到攀枝花鋼鐵集團這幾次給他帶來了更多的驚喜,各種機械裝置被解除安裝下來。確實是各種,其中有一些標註著俄文的比較好理解,畢竟現在蘇聯支援中國是眾所周知的,但是那些標記這德文和英文的就比較費解了,主要的裝置高爐上就有明顯的英文標記,而且明顯是二手貨。德國雖然援助過中國,但那是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前,而且主要是軍事裝備。英國和美國更是沒有正式援助過中國,特別是英國,現在還處於戰爭的狀態。那到底中國空軍是從哪裡搞到這些裝置的呢?每次空閒下來,這個問題就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在常隆慶的腦海中。
這裡就是中國的鋼都,這些的建設速度被稱為鋼都速度。世界上還沒有出現這麼快的建設速度。在充足的資源保證下,一座座廠房被迅速搭建起來,甚至一些沒有搭建好的廠房中就可已經開始安裝機械裝置。同時有數個礦山正在進行初期的建設,連線礦山與工廠區的簡易公路也同時開工。爆破的聲音此起彼伏,工地上塵埃漫天、人來人往。到了晚上,原本寶貴的柴油被用來臨時發電,支援工人們加夜班趕工建設的進度。
所以到10月份,設計在弄弄坪的鋼鐵廠主體已經基本達成。今天就是高爐點火的重要日子,這樣的日子是常隆慶必須出席的,現在他就穿戴得整整齊齊出現在觀禮臺上。點火很順利,第一批粉碎了的鐵礦石混合著焦炭、石灰從進料口倒入高爐,高爐中燃燒起了熊熊的大火,鐵礦石被還原成火紅的鐵水流到旁邊的罐中,在人力的牽引下鐵水罐將被放到平爐中進行第二次冶煉,然後就可以形成鋼料了。何俊才作為特殊的嘉賓在觀禮臺上觀看了第一次生產的過程,雖然他對這一切不在行,但是後世新聞聯播中多次出現這樣的場面,說明鋼鐵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這點他是懂的。而且現在他作為空軍經濟管理局的局長,攀枝花鋼鐵集團是其重工業鏈條中重要的一環,他不得不傾注大量的心血在上面。
「祝賀你們!」何俊才緊緊地握住常隆慶的雙手,他看得出來眼前這位工程師在這兩個月的工作頗有成效,中國的知識分子很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