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頁)
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懷胎,是生命的孕育,因此,“身”又引申為生命,比如獻出生命是“獻身”,放棄生命是“捨身”,喪失生命是“亡身”,將生命置之度外是“奮不顧身”。生命既然就是“身”,則生命的全過程也就是“終身”。不但肉體生命是“身”,社會生命、政治生命、道德生命等,也是“身”,如身份、身家、出身、進身(提高社會地位)、翻身(改變社會地位)、身敗名裂(喪失社會地位)、身價百倍(社會地位大幅度提高)、人身攻擊(侮辱人格,並非毆打身體)。實際上,肉體生命和社會生命、政治生命、道德生命有時也難捨難分。比如“明哲保身”,就很難說要保的是哪個“身”。
生命當然都只能是自己的。因此,“身”又指自己,所謂自身難保、身先士卒等是;又引申為親自,如身臨其境、身體力行、親身經歷;又引申為擔任、承受,如以身作則、身受其害等。這可真是“怎一個‘身’字了得”。
這裡特別值得注意的有兩點。
第一,只有自己才能稱“身”,叫“自身”;別人稱“人”,叫“他人”。“身無分文”是自己沒有錢,“人言可畏”是別人的話很可怕。與自身同義的還有“躬”和“朕”。躬指身體,如鞠躬;也指自身和親自,如事必躬親,躬逢盛世等。朕是自身,原是古人自稱的謙詞。秦始皇以後,規定只有皇帝才能稱“朕”,結果謙虛變成了驕傲。“自身”既為皇上所獨有,臣下當然也就“身不由己”,連衣服也不能隨便穿了。
第二,生命既與身體同一,則靈魂也與肉體混同,或以肉體代心靈。比如意志不得自由,本是“心不由己”,卻說“身不由己”;體驗他人情感,本是“感同心受”,卻說“感同身受”。看來,中國人的知覺、感受、體驗、領會,都是先“身”而後“心”的,就連體驗之“體”,領會之“領”,都與“身”有關。中國人從來就不相信不能用身體感官確定的東西,而只相信自己的“切身體會”。所以在教育上,言教不如身教;在認知上,耳聞不如目見;在學習上,心知不如力行;在事業上,立命必先安身。身不能安,則心不能定。於是就連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也不能叫“修心”,而叫“修身”。“修身”不是健美,不是體育鍛煉,其實與“身”沒多少關係。。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三 非凡意義(3)
當然,要說一點關係都沒有,也不對。《禮記》就說“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這就是“修身”了。這門功課,從小孩子一生下來就要開始。具體的做法,是墊上尿布以後,用一塊布先把嬰兒的兩條腿包起來,又用布帶從上到下捆緊,使嬰兒身體筆直,只露出腦袋,俗稱“打包”,有的地方叫“蠟燭包”。據說,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長大以後腿是直的,也才能保證他是一個“正直的人”。
可見身心一體,心由身定。
一個人的“心”既然是由他的“身”來定的,那麼要得到他的“心”,便必然在這個人“身”上打主意,甚至要在他的服飾上做文章,比如清人入關後之強迫漢人剃髮易服即是。這些南下的征服者們堅信,只有當中原漢族在服飾上與自己“俱為一體”時,被征服者才會和自己“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不會再把滿人看作“夷狄”,對於大清帝國的興衰榮辱,也才會“感同身受”。果然,清王朝覆滅時,許多漢人都如喪考妣,堅決不肯剪掉頭上的小辮子。反倒是“皇帝陛下”(溥儀)本人,帶頭革了那辮子的命,害得宮裡宮外遺老遺少們,一個個都跟丟了魂似的。
同樣,在日常生活中,對一個人的“關心”,也往往落實在對方的“身”上。比方說吃飯的時候給人家夾菜啦,天涼的時候提醒別人“加件衣服”啦。因此,關心又叫關懷、體貼,亦即“貼身”。身體相貼,體溫相存,所以又叫“溫存”。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