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士載,本府帶你刷經驗去! (第1/2頁)
韓小春偷帶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是一年隆冬歲月。
去年春季,就在孫權稱帝之前,東吳進入戰備狀態。
孫權揚言要來江北狩獵,說是要親征。
那時滿寵分析,吳軍必然會襲擊西陽,故而加緊備戰,調兵遣將,提前駐守。孫權聞訊只好罷兵而返。
吳國就經常搞這種離譜的事情。
北伐搞的跟出城郊遊一樣,轉一圈就回去了。
今年,孫權故技重施,又揚言要攻伐合肥。
不過這次可能是來真的了。
因為今年曹叡派了一名特殊間諜假意投靠了吳國。
此人名叫隱蕃。
曹叡給他的任務是謀取吳國廷尉之位,從而離間吳國群臣的史詩級難度任務。
順便充當情報細作。
隱蕃不負眾望,早早得到了孫權的賞識,從而可以獲取一些較為機密的情報。
吳國,也許是真要動兵了,他們對那年舒縣一戰依舊耿耿於懷,在厲兵秣馬一年多後,勢必要找回場子。
今日的壽春徵東將軍府內,群將雲集。
然而氣氛卻有些沉重。
兩月前,大司馬曹真興四路大軍伐蜀。
第一路,曹真親率大軍從長安出發,直下子午谷。
第二路,大將軍司馬懿從宛城出發,沿漢水而上,經西城,向漢中進軍。
第三路,徵西車騎將軍張合領軍出斜谷,一邊搶修當年被趙雲損毀的棧道,一邊緩慢進軍。
第四路,由郭淮、費曜率軍走祁山大道,從武威入漢中。
各路大軍加起來足足有十八九萬之眾。
然而,蜀漢早有防備。早在去年諸葛亮就在漢中修築“漢、樂”二城,作為整個漢中防禦的基本依託。
並且,在吳蜀兩國重歸於好之後,諸葛亮令江州都督李嚴率兩萬人北上協防漢中。
算上漢中本就屯住的兵力,蜀漢的總兵力也足足達到了十萬之眾。
兩國針鋒相對,大戰一觸即發。
然而,漢中地區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使得漢江河流等水位暴漲,秦嶺中的各條棧道都或多或少遭到山洪的衝擊,各路魏軍陷入了艱難的跋涉。
曹真的主力部隊在子午谷走了大半月都沒走出穀道。
司馬懿的軍隊雖然拔掉了蜀軍在石泉縣附近的前哨據點,進抵南鄉縣地界,但之後也不敢冒進,只好隔漢水與蜀軍相持。
張合就更慘了,好不容易冒著山洪趕到了箕谷,然而褒斜道的棧道短時間根本無法修復,等於是帶著大軍進入了個死衚衕。
郭淮和費曜的軍隊則是唯一和蜀軍交手的。
結果,諸葛亮派魏延、吳懿領軍,在陽溪大敗郭淮、費曜。
此次籌劃了大半年之久的伐蜀之戰,草草收場。
王凌開啟了這個沉重的話題。雖說他是士族大家之人,但對曹真是發自真心的敬重。
“老夫聽聞大司馬病重,在洛陽養病,恐時日無多了。”
夏侯獻這才發現,那次會議王凌所言並不是別有用心,而是真的認為曹真能贏。
聞言,眾將接連嘆息。
王凌陰沉著臉好一陣子,又開口說道:“若是大司馬亡故,廟堂必然會變天,我等要做好準備。”
“不過眼下,要先解決賊吳犯境之事,諸位怎麼看。”
“吳國真的會選擇在冬季進攻?”王凌持懷疑態度。
他認為淮南一帶河流雖不至於結冰,但枯水期不利於大船航行,這不是白白放棄自家大好優勢嘛。
樂綝此番也認同王凌的觀點,他覺得吳國應該是隻是虛張聲勢。
其他眾將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認為佯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