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宋太宗在軍事學上理論貢獻巨大,第一仗也贏得酣暢淋漓,但很遺憾,頭腦發熱的他在準備並不充分的情況下,貿然和強大的遼全面開戰,而且還採用了這麼不切實際的戰術。他終於了失去了掩飾他愚蠢的最好機會,從此他將走上一條不斷證明自己多麼不配擁有和唐太宗同樣廟號的漫漫長路。
運籌帷幄之中,決敗千里之外
幽雲十六州為什麼要說收復,而不說攻佔?因為它自古以來就是漢族聚居區,宋朝作為漢族正統王朝,當然要理直氣壯地收復這片被石漢奸賣掉的國土。宋太宗作《悲陷蕃民詩》一首,深刻表達了淪陷區百姓日夜期盼王師前去拯救他們的迫切心情,激勵宋軍將士加快解放的步伐。
救援北漢的戰役失敗後,宋遼之間就失去了戰略緩衝,遼調集大批軍隊和物資,準備死守幽雲。時任南京留守是燕王韓匡嗣,但他不在城中,其子彰德軍節度使、上京皇城使韓德讓代行職權。韓氏是漢人,但卻是協助契丹脫離氏族部落、走向帝國體制的主要功臣,榮寵非凡。遼景宗睿智皇后蕭綽(即後來大名鼎鼎的承天皇太后,小字蕭燕燕)便曾一度許配給韓德讓。遼景宗(耶律賢)崩後,承天太后與韓德讓共同攝政,實權尚在遼帝之上。可見韓氏是遼核心權力層,完全不必擔心漢族血統會干擾他們保家衛國的必死決心。那城裡的普通漢民呢?這個問題先不要急,稍後作答。
韓德讓早就做好了守城的準備,他在城中囤積了足夠支援數年的物資,在城外部署了大量部隊倚為犄角。而遼廷也暫時和其他鄰國講和,集中精力應付來勢洶洶的宋太宗。遼地勢平坦,便於集結,運輸方便,可以對南京形成源源不斷的增援態勢。不過幽州的地形也並非不適合圍城打援,宋軍有三十萬之眾,擇數萬圍城,其餘分佈遠處,尤其是扼定八達嶺一線山脈,任隨遼軍鐵騎自殺般的沖向宋軍弓弩叢集,也無法靠近幽州。年後,城內物資耗盡,不攻自破。
年?瘋了吧!老子三天也不願意等了!於是三十萬宋軍全部擁向幽州,城外輔戰的遼軍其實並不少,但又豈是科學戰神宋太宗的對手,兩三下就被打得屁滾尿流。不過討厭的耶律斜軫又出現了,他收攏敗兵,在得勝口(今北京昌平)駐防,立起遼軍大旗。
若要圍城打援,那就應該儘快把這些人清退出場,尤其不能讓城內守軍看見他們的旗幟,堅定守城的信念。但宋太宗既然沒打算用什麼圍城打援,那就不用去理他們,就讓他們在旁邊眼睜睜地看著你們的南京在我的科學陣形下轟然倒塌吧!
宋太宗及其參謀本部擬定了詳盡的攻城作業方案,分派四名節度使各領兵一萬攻四門,那剩下的二十多萬呢?既然不派出打援,那就裡三層外三層地把幽州圍住,一面擋住遼援軍,一面為攻城的四萬人吶喊助威。這麼多人為宋太宗這個理論家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展示平臺。說實話,三十萬人擠在小小的幽州城下,沒有發生暴動,也沒有人踐踏致死,這種組織管理水平在當時還真是出類拔萃。宋太宗充分展示了他設計作戰方案的卓越才能,親自為三十萬人制定了詳盡的作戰方案,所有士兵按圖作戰,就像電腦遊戲一樣精確。這三十萬大軍按指揮使分起碼有幾百個單位,能操作過來的真不愧為頂級玩家!
宋軍各部深諳機關工作之道,積極配合頂級玩家。弓弩部隊向皇上展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遠端自動武器叢集,史載可以達到一個時辰一百萬支的火力當量,受到領導好評,同時也送了不少箭支給城裡。砲石部隊只用半個月就打造了八百門重砲在外圍有力支援了攻城的友軍,但好像也沒把城牆砸開。攻城部隊還展示了攀牆、壘土山、土工掘進等各種攻城作業戰術,儘管都被韓德讓一一化解,但領導還是對宋軍的訓練成果表示了高度肯定。最厲害的當然還是劍神營,幾場大型軍體操匯演下來,無論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