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常規思維,後周應繼續進發,奪回幽雲十六州,但眾將另有看法。關南十縣相對容易,可越過三關深入契丹全面開戰就不那麼好辦了,還是應該按王樸的策略,留待日後考慮。這可把周世宗氣得不輕,皇帝戰意正濃,你們卻畏縮不前,勸我退兵?但眾將都很清楚,現在遠遠不是和遼全面開戰的時候,任隨周世宗怎麼堅持,死活無人同意繼續進軍。周世宗拋下一句氣話:&ldo;你們都不去,好,我一個人去!&rdo;這句話的意思是他一個人帶兵去還是像孤膽英雄那樣真的一個人去呢?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的病情已經走到終點,必須回京安排後事了。
後事就有點麻煩了,周世宗前三個兒子都在乾祐之變中被漢隱帝所殺,剩下最大的郭宗訓才七歲,也沒什麼近支弟侄。但周太祖透過生前的合理安排讓他順利繼位,他相信只要安排得當,也能順利傳位給幼子。
首先是政府長官,當時王樸已卒,沒有一個執牛耳的文官,這也未必是壞事。周世宗依周太祖模式,任範質、王溥為參知樞密院事,魏仁浦為同平章事,並列宰相,並召三人懇談,託孤於幾位老臣。三把老骨頭也都非常感激陛下的信任,立誓要力保後周江山。更敏感的是軍權,當時軍權最大的兩個人是張永德、李重進,而這兩人當初都和周世宗競爭過帝位,雖然落敗而且很服周世宗,但周世宗死後還能不能服他七歲的小兒子就很難說了。據說圍繞這兩人還進行了很多密謀暗算,有史料稱周世宗在文書中發現一根木條,上書&ldo;點檢作天子&rdo;。時任殿前都點檢正是張永德,這便是他要篡位的讖語。此事不太靠譜,而且就算屬實,也顯然是別人汙衊他的拙劣伎倆,必然騙不到周世宗,但畢竟也給周世宗帶來了很大壓力。周世宗思前想後,罷免了張永德,以趙匡胤取代。一方面趙匡胤本人更受周世宗親信,更重要的是趙匡胤草根出身,對皇位的競爭力比張永德小得多,相對更可信。
做好各方面安排後,周世宗於顯德六年(959)九月十九日駕崩,梁王郭宗訓繼位,史稱周恭帝,以皇后符氏(宣懿皇后符氏的妹妹)為皇太后。周恭帝繼位後沒有改元,而是以第二年繼續為顯德七年(960),以示對周世宗的無尚崇敬。
那麼周世宗這番安排效果如何呢?很遺憾,第二年後周就被趙匡胤所篡,這個朝代也僅持續了十年。不過所幸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終於結束了五代亂世,引領中華民族重回正軌,迎來了人類歷史上又一次大繁榮、大發展的輝煌時代,所以這一次總算是不那麼嚴重的悲劇。
不過就周世宗本人而言,享年三十九歲的他實在是將太多太多的遺憾留在了人間。周世宗以外侄身份接掌皇位,幾乎將這個深陷亂世的帝國拖回正軌,大有亂世重光的趨勢。而他三十年職業生涯的長遠規劃也令人感動,可惜天不假年,只給了他五分之一的年限,讓他在北征遼的途中去世,當真是&ldo;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rdo;。諸葛武侯一番其實不能實現的壯志未酬就已經逼人淚下,周世宗眼見就要實現理想卻撒手人寰,更令人扼腕嘆息。
宋代史學大家歐陽修、司馬光都不吝溢美之詞熱情謳歌這位前朝君主的神武雄略,甚至有不少現代人認為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ldo;積弱積貧&rdo;的宋朝就不會建立。而在他領導下,後周可以統一全國,並收回幽雲十六州,痛擊遼。這顯然又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觀點,宋太祖、宋太宗其實都是不遜於周世宗的強人,而且他們的硬體在周世宗的基礎上還更有進步,他們做不到的周世宗也很難做到。周世宗輕鬆收復的關南十縣其實本就是遼軍最難援救的地區,之後也再未從宋朝手中奪回。而周世宗決意攻打幽州,諸軍都很反對,如果強行要攻,遼奮起防禦,他獲勝的可能性實則也並不大。
從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