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謂牛李黨爭,是指以牛僧孺為代表的牛黨和以李德裕為代表的李黨之間的政治鬥爭。牛僧孺是一位學術界極負盛名的儒士,透過科舉入仕,在當時代表了平民出身的知識分子;李德裕則是名相李吉甫之子,透過蔭舉(蔭父祖的地位直接獲得官職)入仕,在當時代表了門閥貴族子弟。牛李兩黨就科舉取士還是蔭舉取士的基本國策進行了激烈爭論,形成了連綿半個世紀的牛李黨爭。最後李黨艱難勝出,唐王朝再次確認了以蔭舉為主的貴族政治體系,很多人就此為由,再一次強調了古代中國是一個貴族而非平行社會。但是漢晉的貴族可以完全掌控政治,平民毫無任何發言權。到唐朝,至少‐‐平民可以和貴族搞牛李黨爭,這已經是當時的西方人難以想像的一種巨大進步!
那麼照此趨勢,唐朝的下一個時代應是何種社會形態?
可以說,無論哪種您都會明白,牛李黨爭是人類歷史上多麼偉大的一個足跡!
事實上,如果我們僅著眼於唐太宗的個人能力,並認為這就是締造盛世的原因就稍微淺薄點。隋朝帶領中華民族躍向下一個文明形態,但是路不熟,栽了。唐朝拾起隋朝的攤子,總結經驗,適當調整,走完了這一步。由於社會形態的整體成功躍進,極大地釋放了社會活力,才綻放出貞觀、開元這樣的大唐盛世。
若論軍事戰績和經濟資料,其實唐朝不一定比漢朝強,但論起文化發展,唐朝就進了一大步。漢朝儘管也有不少光耀史冊的文化成就,有賈誼、司馬相如這樣的文學大家,但畢竟是一個古代貴族社會,識字率相當低。所謂文學藝術,還只是上層貴族的玩物,與廣大人民無關。唐朝雖也是貴族社會,但由於開創科舉,以及造紙術的推廣,吸引了不少人試著擠向上層,識字率提高了不少,全社會的文化層次也有了顯著提高。以唐詩為代表的唐代文學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充分體現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傲然自信和恢弘氣象。唐詩大多收錄在《全唐詩》中,共六萬多首,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尤以詩仙李白和詩史(詩聖)杜甫兩位最為傑出,他們的成就至今無人超越。除唐詩外,唐代的書法、繪畫等文藝形式也蓬勃發展,是一個絢麗奪目的文化盛世。
唐太宗本人武藝高強,但絕非赳赳武夫,他在文藝史上也有一席之地。唐太宗的書法以飛白體著稱,遒勁有力,首開行書入碑,堪稱一代宗師。更重要的是唐太宗提出了新的詩詞創作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文學的發展方向。
南北朝以來,北朝粗鄙少文,不做中華文明的傳承幹流,而南朝又經數百年浮華墮落,文章充塞虛靡之氣。如隋煬帝這般志氣高遠之輩,詩作中也難逃南朝士子的浮華、昳麗。在這股逆流中,唐太宗挺身而出,提出要以儒家聖訓作為詩文的思想基礎,不能為寫景而寫景,為抒情而抒情,須在詩文中加入對國家興亡、社會進退的思考,增加厚重感和思想性,即所謂&ldo;以詩言志,借景傳情&rdo;。他的理論得到了積極響應,華語文壇一掃南北朝的頹靡,湧現出大量豪情四射的邊塞詩和敘事詩,可以說重新詮釋了中華民族的核心文化理念,再造了中華民族崇文尚武的文化風骨。唯一稍嫌遺憾的是唐太宗本人的基本功和創作靈感似乎差了一點,儘管他的詩作都還不錯,但也沒有特別傑出的能達到膾炙人口的程度。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成唐朝的優秀詩人實在太多了,導致他自己沒排上號。
唐朝是魏晉南北朝士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既洗去了亂世浮華,又保留了貴族氣質,塑造出中華民族一種雍容華貴的文化形象。這種形象受到無數後人神往,現代中國人回憶祖先偉大的帝國時代,最愛夢回唐朝,而不是漢朝、宋朝或明朝。大唐帝國散發出的這種魅力也吸引了世界,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個比鐵山般強硬的漢朝更加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