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提高生育率歷國都是大問題(7/11) (第1/4頁)
3對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次滅韓之後,讓寡人認識到我秦國官員儲備嚴重不足,一個韓國倒也罷了,國土有限,自能消化,但若是我秦國將來吞併六國,也必將暴露這重隱患,眾卿以為該如何解決?”
嬴政雙手放在膝上,平靜問道。
之前都是朝內權利、利益的劃分,是當下之則責,現在則是關乎未來之事。
大家都在思考年少的秦王問出這個問題是想要做什麼。
要知道,這個問題並非表面這麼簡單,牽扯到的可不止一點。
首先,秦王發出了一個訊號,那就是秦國需要更多官員,其次,這些官員怎麼來,出自哪國,還是出自哪個人的府中門下客卿,是屬於誰的官員。
最後就是秦王明確的告訴所有人,他要吞併其他五國,接下來的秦國就要以此為目標做出詳細規劃。
而這,可不是一個還未親政的秦王可以決定的。
一些人的目光已經落在了趙姬與呂不韋的身上。
趙姬是監國太后,掌握著秦國屬於秦王才擁有的軍政大權,其次是呂不韋,呂不韋雖然名義上沒有趙姬權柄重,但是他是輔王之臣,而且在朝中經營三年,功績不少,其能力得到了很多官員的認可與信服。
若非現任秦王太過強勢,功勞太大,名望太高,手段運用的也極為嫻熟,崛起的速度也太快,讓人無法壓制,說不定未來十年是呂不韋的天下。
如果說趙姬是名義上的秦國第一人,那麼呂不韋則是擁有軍政實權的,只不過軍權以前是秦王手中的虎符,現在在太后手中的虎符,加上秦王、太后印才能夠調動。
“臣以為如今吞併韓國,我秦國當休養生息,而這段時間,可以再次招攬六國英才入秦!”
呂不韋緩緩步出,沉聲說道。
這是中肯之言。
秦國也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從昔日孝公發招賢令,引來商鞅變法之後,秦國開始強盛,便一直都在吸納六國的精英,比如出自魏國,佩五國相印,縱橫一脈的犀首、張儀,後來的範睢、蒙驁以及他呂不韋都是如此。
“相邦所言有理!”
“接連大戰,國庫糧草、箭簇耗損大半,已經不足以支撐大戰,當休養生息!”
立即有人站出附和。
其他人也大多如此,即便是楚系也是一樣,因為他們也屬於外臣。
宗室雖然不贊同,想提出不一樣的建議,但他們也沒有別的辦法,畢竟秦國的人才確實匱乏,遠不如吸納六國人才來的輕鬆,只能閉口不言。
嬴政面上神情不變,但心中卻是暗自搖頭。
呂不韋等人其實沒有錯,也是秦國這六代以來一直有的操作,甚至是整個春秋戰國的操作。
畢竟七國間還經常互換質子,或者派出自己國家的臣子去其他國家擔任重臣乃至相國等位置。
昔年的犀首公孫衍便佩五國相印,他本是魏國人,乃縱橫一脈合縱代表人物,曾在秦參軍,為秦奪取河西之地,憑藉軍功獲得當時秦國爵位級別最高的大良造,要知道昔日商鞅也是這個官階,在當時的秦國臣屬之中,位於相邦、庶長之後的左庶長,是秦國第三的高官,下一任相邦的熱門人選。
後來因為張儀成為了秦相,公孫衍回到魏國,又開始他的合縱抗秦。
甚至手持提出合縱的便是公孫衍,至於蘇秦那個時候不過是一個還未嶄露頭角的青少年。
而主張連橫的張儀主要對手便是公孫衍。
在惠文王去世之後,公孫衍又曾入秦,被秦武王拜為相邦。
所以,這種已經養成了數百年的習慣,早已根深蒂固,一時無法改變,即便是呂不韋也是認同的,沒有想過其他辦法。
但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