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第1/2頁)
清秋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弘道元年正月,高宗夫婦就前去視察了剛建好的奉天宮。七月準備封山時,高宗身體突然不好,於是把時間推後。到了十月,高宗和武后再幸奉天宮時,高宗病情急劇惡化,頭部沉重難忍,眼睛幾乎看不見了。在這種情況下,只得下詔暫停封山事宜。
武后急召御醫秦鳴鶴、正文仲前來診療。秦鳴鶴看了後認為,高宗的病症是&ldo;風上逆&rdo;,要用針扎一下,&ldo;刺頭出血方可愈&rdo;。
武則天在簾後聽到這主意,大怒,說:&ldo;此人可斬也,乃欲於天子頭刺血乎!&rdo;
秦鳴鶴嚇得要死,只顧叩頭求饒。
高宗的腦筋倒還清醒,他說:&ldo;御醫議病,不可加罪。且我頭重悶,殆不能忍,出血未必不佳,但刺之。&rdo;
有了最高指示,秦鳴鶴才小心翼翼地在高宗的百會、腦戶二穴上各紮了幾針。
不一會兒,奇蹟出現了。高宗說:&ldo;吾目明矣!&rdo;
武則天大喜過望,在簾中再三向秦鳴鶴拜謝道:&ldo;天賜我師!&rdo;然後又親自搬來一百匹彩緞,賞給了秦鳴鶴(見《舊唐書》、《唐新語》)。
但是高宗的這條命,人留天不留。無論武則天多麼虔誠,妙手回春終究是有限的,高宗還是進入了病危狀態。在奉天宮一躺躺了20多天,眼看再呆下去,皇帝就要死在外頭了(這在歷代皇帝是大忌),於是到十一月下旬,車駕返回東都。
訊息早已傳開,百官都自動匯聚在天津橋南拜迎。但是高宗實在是太虛弱了,還都後連宰相都沒有謁見的機會。
熬到十二月四日,在武則天建議下,下詔改元&ldo;弘道&rdo;,並大赦天下。武則天提出這個建議,是為祈求上天賜福,同時也是盡人事而聽天命。
改元的意思,也就是要讓官民弘揚道家宗旨,崇尚簡樸,鹹與維新。詔書還特別肯定了武后的政績,說她&ldo;言近而意遠,事少而功多&rdo;。這些內容,應該說是高宗在為穩定身後的局面而造輿論了。
高宗極為重視這道詔書,想親自登上宮城的正門‐‐則天門去向百姓宣讀,但在被扶出宮門後,卻因氣逆不能上馬,登城樓那就更不可能了。
於是改行權宜之計,召百姓到殿前宣讀之。宣讀完畢,他問侍臣:&ldo;百姓們都高興麼?&rdo;
侍臣答道:&ldo;百姓蒙赦,無不歡欣。&rdo;
高宗嘆道:&ldo;蒼生雖喜,吾命危篤!&rdo;想想然後又說,&ldo;天地神祗若能延長吾一兩月之命,得還長安,死亦無憾!&rdo;
當晚,急召宰相裴炎入貞觀殿,授遺詔輔政。把後事交代完畢,高宗也就不行了,於當晚駕崩,享年56歲。
這一年,武則天60歲,太子李哲28歲。
就這樣,侍中裴炎成了宰相中唯一的顧命大臣,他也由此捲入了高層政治旋渦的中心。
這裡要提到的是,他親領的這道遺詔,為日後政壇的諸多波瀾埋下了伏筆。
這道遺詔,去掉那些冠冕堂皇的自我吹噓,實質就兩條,一是死後七天就要出殯;天下之大,繼承人的問題不能拖,太子就在靈柩前即位。二是新皇帝執政後,&ldo;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rdo;。
一切問題,都出在第二條上。
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有嚴格限定,是說國家大事如有決定不下來的,再按照天后的意見定奪。
那麼,高宗在臨死前,究竟是怎麼安排身後這盤棋的?
究其內幕,他左右為難!
首先是對武則天的考慮。他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