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第1/2頁)
清秋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歷經千年,恭陵至今完好無損。而娘娘墳卻在當代遭了厄運。1998年1月末,太子妃墓被一夥盜墓賊用炸藥炸開,盜走國寶級珍貴瓷器等60餘件。此事驚動了國務院,所幸案件很快破獲,國寶追回,11名盜墓賊也在恭陵前被就地正法。
李弘死後無子,那麼就&ldo;兄終及弟&rdo;,由他二弟李賢繼為太子。李賢此時已封雍王、任幽州(今北京一帶)都督,時年22歲。
這個李賢,是個很有性格的皇子,後人把《黃臺瓜》歌詞編排到他身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小時天資聰穎,閱讀典籍和詩賦能過目成誦,成年後&ldo;容止端雅&rdo;,似乎是個素質極高的公子型人物。
他的幽州都督只是遙領,自小沒離開過京都,從18歲起,高宗就有意讓他也學習處理政務。現在頂哥哥的班做太子,也還不算突兀。
高宗在李弘病逝的前後,病況加重,感覺撐不下去了,一度想讓天后攝政,可是這個想法,遭到宰相郝處俊的激烈反對,因而作罷。現在,高宗當然對李賢寄予了厚望,馬上就讓他監國。
新太子的屬官,也配備得非常強,先後有郝處俊、高智周、薛元超、張大安、李義琰、戴至德等,都是位居宰輔、德高望重之人。
李賢在好學方面,酷似哥哥,但要比哥哥更聰明。此外他天性活潑、不拘禮法,又不似他哥哥那樣膽小謹慎。這種性格,在男孩子來講是求之不得的,可是李賢上升到太子這個敏感位置,性格還是不變,結果就種下了他日後悲劇的種子。
剛開始時,苗頭還不錯。李賢本人表現很好,眾大臣也很捧場,都說他處事審明、禮敬大臣。高宗、武后很滿意,次年,高宗還對他優詔褒揚,說李賢自監國以來,留心政務,工作做得到位,聽政之餘還能誦習經典,思考問題。
&ldo;家國所寄,深副所懷!&rdo;這就是高宗對新太子的評語。
李賢在這一時期還有一個引人矚目的成就,就是召集太子左庶子張大安、洗馬劉訥言、洛州司戶格希元及一班學士,注了《後漢書》。著作完成後,呈給天皇天后御覽,二老很高興,對學者們&ldo;賜物品三萬段&rdo;以示嘉獎。這裡順便提一句,這個本子,到今天仍為史家所重視。
可惜事情並沒有善始善終。後來發生了兩個情況,導致李賢與母后的關係驟然緊張。
一個是,李賢兢兢業業的時間沒保持多久,就開始放縱自己。經常在長安四郊飛鷹走馬,整日遊獵。又在東宮和倡優、奴僕們吹吹打打,當音樂發燒友。
生活作風上就更不檢點了,縱慾無度,熱衷於泡妞。更要命的是他還頗好男風,寵愛一名孌童趙道生,動不動就賞給金帛。
我們現在來研究這個時尚青年,其實他很有特點。李賢的年紀不過22、3歲,正如當今的&ldo;80後&rdo;,有叛逆性格是難免的。好學和好玩這兩面,是匯聚在一個矛盾體中,並不為怪。
但是他身為太子,不走正道,對政局和他自己的影響就太大了。他一胡來,周圍的大臣就比較難辦。太子屬官多為正人,內心都不大讚成武后專權,對李賢的太子地位十分在乎。可是太子這個鳥樣子,讓他們既失望,又恐懼。他們看在眼裡,去不敢勸諫,因為一旦寫出諫議報告來,太子的名聲就完了,李家的這顆&ldo;黃瓜&rdo;恐怕又要被摘去。
只有司儀郎韋承慶不管那些,上書給太子力諫。李賢這時候玩得正瘋,根本不聽。
一班樂戶、奴僕見主子這般瀟灑,都挖空心思捧著他玩,&ldo;親左右,承顏色&rdo;,一派烏煙瘴氣。東宮的有些低階屬官也投其所好,劉訥言就是其中一個,專門撰寫了《俳諧集》、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