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呂布腦海中但覺轟的一聲,思緒似乎飛到了二十多年前,大草原上一個小娃娃對這救他的老武師,同樣用稚嫩的童音回答道:&ldo;我是狼,狼不哭!&rdo;
呂布大笑:&ldo;娃兒,你倒與我有緣,從今日起,李封已死,你就是我的兒子呂楓!&rdo;說罷仰天長嘯,聲震環宇。張遼納悶地跑過來,呂布樂呵呵地對他說:&ldo;文遠,此子與我有緣,你替我把他抱走,交與嚴氏。我再尋找一幼兒屍首,斬碎餵狗!&rdo;
等我來到鶥塢的時候,遠遠就看見旗杆上掛著一具白乎乎的身體,正是曾被封為謂陽君的董白(董卓的一個孫女),躲在地窖裡的她一問三不知,呂佈下令將她剝光了衣服,用鐵鉤穿起下身吊了起來。我來到的時候董白身下的旗杆已經被染成了紅色,就像城堡中正在上演的顏色。我下令部下停止前進、全員戒備時,正看到城牆上呂布正將一幼兒屍首斬碎餵狗,大吃一驚。如今鶥塢中那會有別的孩子,除了李封外也就有一個董曼的一個孫子罷了。&ldo;奉先將軍,真是許久不見。你堂堂英雄,怎麼也搞虐殺這種事情,未免太有失身份了吧!&rdo;
呂布看到我吃了一驚:&ldo;曹鑠曹子烈,你怎麼會在這,聯軍打過來了?&rdo;他又搖搖頭,&ldo;那群廢物也有這本事?你是來行刺董卓的吧,來晚了,董卓已經被我幹掉了。這是李儒的兒子李封,就該有這樣的下場!&rdo;
&ldo;奉先莫跟我開玩笑。李封?誰信啊?&rdo;
那呂布並沒有發怒。而是反常地從懷中掏出一個玉佩。扔了給我:&ldo;這是他頸上系地玉佩。上面有李封兩字。&rdo;他看了下我。譏諷地說道:&ldo;奧。你不識字吧。稍後找人一看便知。&rdo;
誰說我不識字。我寫地簡體字你們認識嗎?回到東漢這麼多年。我現在終於能將公文看懂了。這是多麼大地一個進步啊!居然誣衊我。哼。看著呂布手中地方天畫戟。沒事。我不介意。
我帶著那塊粘著血跡地玉佩來見李儒。李儒什麼也沒有說。過了一會兒。他費勁地在趙雨地幫助下站了起來。勉強走到我地跟前。拜了下去:&ldo;自今日起。李儒已死。李楓參見主公。&rdo;聲音蒼老嘶啞。好像一下子老了二十多歲。
我連忙扶他起來:&ldo;是我無能。沒有來得及趕上……&rdo;
李楓搖搖頭。&ldo;生死有命。是我這當爹地沒有盡到責任。不怨您主公。&rdo;
我嘆了口氣,什麼也沒說……
而這時董卓被殺後,王允&ldo;祿尚書事,總朝政&rdo;。作為誅殺國賊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賞和廣大官員的稱讚。於是,王允態度開始發生改變,似乎有些飄飄然起來:&ldo;連董卓這樣不可一世的大奸賊都死於我的手下,我還有什麼可懼怕的呢?&rdo;他便對任何人、任何事情都無所謂,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ldo;及在際會,每乏溫潤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是以群下不甚附之。&rdo;每當群臣集會,王允很少像以前那樣和大家推心置腹,共同商討權宜之計,而是正襟危坐,面無和悅之色。慢慢地,群臣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推崇和擁護他了。
王允這時開始清算大帳了,在朝廷上嚴厲指責蔡邕道:&ldo;董卓是國家的罪人,禍國殃民的罪行不可饒恕,蔡邕身為天子臣民,應該從大局考慮,從國家出發,共同聲討國賊,不想蔡邕念及董卓的一點私人恩惠,竟然為他感到痛惜,這難道不是與董卓同一鼻孔出氣嗎?&rdo;說完,便不容群臣分辯,立即派人前去將蔡邕押至廷尉處問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