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胖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哎,這就是命啊,玉娘,你原諒爹爹的不辭而別,我再也不要拖累你們啦。&rdo;屋內傳來趙狗娃一陣不為人知的嘆息,好似有什麼重大心事決定了一般。
趙家不但清貧,在雞冠嶺村還是單門獨戶,而且玉孃家沒有閒置的房屋讓李雲休息,不和她共宿一床的話,只有睡草屋,所以李雲和玉孃的婚禮才會這麼草率,反正父親同意,他們又兩情相悅,辦不起豪華的婚禮,這也不算是無媒苟合。
沒有大紅鋪蓋美酒佳餚,更沒有賓客盈門,有的只是一盞孤燈和兩顆熾熱的心。
李雲輕輕拉起落帳,在玉孃的玉體上勤奮的耕耘,歡愉自不必說,只待明天備下薄酒告知四鄰也便是啦。
貧賤夫妻百事哀,禍事從來不由人。
第二天清晨,滿心歡喜的兩人起床後,才發現昨晚玉孃的父親趙狗娃,見她找到了可以託付終生的人,為了讓女兒過上好日子,不再拖累他們,竟然用被子捂臉活活的將自己憋死啦。
喜事變悲哀,玉娘拖著剛剛破瓜的身子,跪在爹爹的靈前哭得死去活來,更顯清瘦單薄,好在有李雲忙裡忙外的。
鄰居聽聞噩耗後前來規勸他們夫妻,不出一日,李雲便成了雞冠嶺村耳熟能詳的趙家女婿。
封建人迷信,喪事更是馬虎不得,這也給&ldo;小白&rdo;李雲上了一堂生動的&ldo;民俗課&rdo;,三叔六伯們教給了李雲很多這方面的禮數,但卻沒人懷疑他的出身。
守靈三天,悲痛欲絕的夫妻二人將父親掩埋後,李雲便安心在玉孃家住了下來。
自己沒有任何一技之長,喜歡的相聲藝術又在這窮鄉僻壤派不上用場,除了辛苦勞作種田外,他還真想不出自己還能幹什麼。
萬事開頭難,當李雲看到自己家那幾十畝近乎於撂荒的水田,和荒草遍地的桑田後,心中一陣暴汗。
經過瞭解,李雲一陣唏噓,原來均田制的大唐一家一戶可以擁有這麼多田地,那勞作起來不是很辛苦,其實他忽略了一點,老家人均田地稀少的原因無外乎是人口眾多,城建吞噬耕地的緣故,想像一下,擁有十三億人的新中國怎能夠跟一千年前的大唐相提並論呢?
一百畝田地在均田制下已經很少了,從兩晉開始,一個三口之家擁有一百多畝,或者幾百畝田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玉娘淡淡一笑告訴站在田間發愁的李雲道:&ldo;相公,這還是少的,爹爹臥病在床&ldo;口分田&rdo;無人打理,我賣掉了十幾畝,不然連同受業田在內一共五十餘畝。&rdo;
心頭一喜,這麼多田地,那豈不是能夠賺很多的錢,但轉念又一想,李雲又如冷水潑頭一般,現實就是這麼&ldo;賊拉殘酷&rdo;,這年頭逃荒要飯的還不是多了去。
蠶子還未孵出,桑田可以晚些時候打理,現在正是春耕期間,如果下種及時,平時辛勞耕作,到秋天應該能夠有個好收成,可種田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首先,這是大唐,用犁牛耕地自比不得老家那馬力強勁的鐵牛,再則玉孃家現在已經一貧如洗,唯一的一頭耕牛,也於幾天前賣掉給父親醫病。
優良的種子,優等的化肥,身為城市戶口的李雲,雖然從小到大都沒有種過莊稼,可他小時候在農村爺爺家的耳鬢廝磨,也讓他清晰的記得,要想有個好收成,這兩個因素是必不可少的。
玉孃家,不要說化肥,就是牛糞也沒有,唯一有的是缸裡的那一把糧食和兩把鐵鍬,兩把鋤頭。
什麼叫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用鐵鍬挖地一天的李雲,就深刻體會到這首唐詩中的意味,累呀,躺在床上,他就覺得腰痠背疼渾身沒有一絲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