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不夜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淵其人說實話並沒有多大的野心,七歲便襲爵唐國公,雖然一生戎馬,但作為西魏八柱國之後,這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李淵之所以太原起兵,一是因為當時他任職太原留守,手下鷹揚校尉劉武周殺死馬邑(今山西朔州市)太守王仁恭,攻破樓煩,進佔汾陽宮,勾結突厥南下圖謀天下,據馬邑自稱“定楊天子”。楊廣得知訊息後,欲要李淵到江都治罪,李淵恐懼遲遲不去江都。 其二就是李淵的好大兒李世民(作者說明啊,絕沒有故意抹黑李世民的意圖)受李密的影響,早早就覺得大隋不行了,便與晉陽令劉文靜,晉陽宮監裴寂謀劃起兵之事,期間也曾多次向李淵提出舉兵反隋,都被李淵以各種理由拒絕。 其三就是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淵招兵買馬,懷疑李淵要造反,便密謀騙李淵父子到晉祠祈雨,除掉李淵父子,向隋煬帝邀功請賞。不料事情敗露反被李淵父子殺死。 如此雙管齊下,加之李淵身邊的心腹之人也多勸李淵起兵反隋,他這才下定決心反隋,於是大業十三年(617年)農曆七月,李淵率軍三萬誓師,正式起兵。在釋出的檄文裡斥責隋煬帝聽信讒言,殺害忠良,窮兵黷武,致使民怨沸騰。 楊英細細地回憶李淵起兵的過程,在他看來李淵確實是一個沒有多大野心的人,唯一需要關注的是李世民這小子。楊英覺得若是沒有他在李淵身邊煽風點火,說不定李淵就不會造反。 如果正常的歷史程序,楊英在大業十二年農曆十二月正式下旨任命李淵為太原留守,成為山西地區最高行政長官。隨後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李淵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 或許是楊英的重生產生了蝴蝶效應,歷史上原本應該在大業十三年二月襲殺馬邑太守王仁恭的劉武周早在月前就已經依附突厥人起兵造反了,說不定此時的劉武周早就席捲山西了。 李淵也沒有壯大自己實力的機會了! 出於這樣的考慮,楊英決定李淵提前成為山西的最高行政長官,讓他去和劉武周相互消耗。不過對於李淵的好大兒李世民一時還不知道如何處理。 回憶的腦仁生痛的楊英,暗歎了一口氣: “殺是殺不得,只能養著了。” 想通了這一切,吩咐陳內侍通知各部堂官明日舉行小朝會,便早早睡下...... 翌日,卯時初刻。 楊英第一次早早來到大殿的龍椅上端坐,等著各部堂官的到來。當各部堂官相互寒暄著進入大殿,看見早早端坐在上的楊英, 差點就嚇尿了! 一個個心裡猜測著是不是今天又有誰要倒黴了,畢竟楊英當庭杖斃五個御史的餘威還在。 一番毫無營養的唱和之後,楊英不等眾人開口便直接開口道: “月前李靖奏報,馬邑鷹揚校尉劉武周襲殺馬邑太守王仁恭舉兵造反。近日得報,其兵鋒已經攻破樓煩,進佔汾陽宮,依附突厥自稱“定楊天子”不知諸位愛卿以為當如何應對?” 獨孤盛和宇文化及老神在在的,好像沒有聽到楊英的話一般,對面的虞世基和裴蘊也是一臉愁容一言不發。其他人見這老幾位都不說話,一個個也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 所有人一言不發,楊英終於體會到吊死在歪脖子樹上的崇禎帝的痛苦了。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時候,說得是那個頭頭道道,問到正事一個個閉口不言。 最後還是虞世基生怕楊英算後賬,走到大殿中央,行禮說道: “逆賊劉武周藉著突厥人之勢,也敢自稱天子,當出兵剿滅之,陛下可派裴弘大持陛下節杖斥責處羅可汗,然後.......” 虞世基想到裴矩已經讓楊英貶為庶民,急忙改口道: “陛下可調幽州都督羅藝率兵西進剿滅逆賊劉武周,平定山西!” 虞世基的話音剛落,裴蘊急忙出言阻止道: “陛下,不可!幽州乃是我大隋防備高句麗南下的要地,其間的兵力怎可肆意調動!陛下,臣請調河北撫慰使宇文協率軍北上剿滅逆賊劉武周!” 楊英見二人始終不能說到自己心中所想,開始懷念那個擅於鑽營的王世充,如果王世充在的話,一定能說出楊英想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