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可不是嗎?但也沒法子,畢竟兩個大隊不湊到一起不好開班。&rdo;陳蓮也覺得湖灣這小學選址有些奇怪,直到她和張校長交流過以後,才發現原來是有歷史原因的。
六十年代初中期,農村裡多的是耕讀小學,以生產隊為單位,隊上有念過初中的就擔任耕讀教師,由村裡記工分算工錢,利用晚上或者是農閒時間給隊裡的娃兒上課。六六年以後,很多耕讀學校就變成了小學,開始有了固定的民辦教師,生產隊的耕讀學校基本都撤了,大隊的一般保留下來轉為大隊的小學,可是有些大隊因為條件有限,就合併辦學,湖灣村和旺興村就這樣共用了一所小學。
兩個村的小學相比較,湖灣村的小學條件更好,有一幢兩層的木板樓,還有一幢教師宿舍,學校面積大,圍牆裡有一塊很大的地坪,孩子們玩耍條件比旺興學校的要好。兩個大隊合計了一下,拍板定下湖灣小學作為兩村的教學點,旺興那小學就改成了倉庫。
一路開過去,一路撿人,不少要去大隊部辦事的,見著高連生的拖拉機過來就招手,這開開停停的,也捱了差不多半小時才到大隊部,陳蓮抱著楊寧馨跳下了拖拉機,和高連生說了一句&ldo;謝謝&rdo;,就牽著她的手繼續朝前邊走了去。
這農村的人就是熱情,才走出去沒多遠,後邊就有一輛拖拉機趕過來停在她們身邊:&ldo;老鄉,要不要載一程?&rdo;
抬頭一看,一張陌生的面孔。
陳蓮笑著答應:&ldo;好啊,我們要去湖灣小學。&rdo;
&ldo;快上來,這麼小的娃兒怎麼好走路。&rdo;開車的小夥子熱心得很。
陳蓮抱著楊寧馨又上了這臺拖拉機,開了沒幾分鐘,楊寧馨就看到一條約莫三米寬的路從機耕道邊延伸過去,一線土磚的院牆延綿,圍住了一塊地方,院牆沒有很高,能看到一幢木板樓高高的聳立在那裡。
&ldo;您是胡灣村的老師吧?&rdo;開車的小夥子停下車,幫著陳蓮把楊寧馨從後廂抱了下來:&ldo;這是您的孩子?還真看不出來,您這樣年輕就有孩子了。&rdo;
陳蓮的臉色一紅:&ldo;我還沒結婚,她是我寄飯人家的孩子。&rdo;
&ldo;哦哦哦,&rdo;小夥子有些尷尬,抓了抓腦袋:&ldo;看我這眼神……不不不,看我這嘴笨得!&rdo;
楊寧馨在旁邊見著小夥子那模樣,忍不住笑了起來:&ldo;叔叔,你也太逗了!&rdo;
小夥子又抓了抓腦袋,頭髮被抓得像個亂鬨鬨的雞窩:&ldo;我怎麼就逗了?&rdo;
看著他那一叢亂草般的頭髮,楊寧馨笑得更厲害了,拉了拉陳蓮的手:&ldo;陳老師,我們進去吧。&rdo;
陳蓮向那個小夥子道了一聲謝,帶著楊寧馨朝湖灣小學走了過去。
&ldo;陳老師?&rdo;那小夥子看著陳蓮纖細的背影,嘴角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一絲笑容。
現在已經八月二十六,快要到開學的時候,湖灣小學裡邊已經有了熱鬧的氣息,幾個老師已經回了學校,正扛著鋤頭在開荒,把地坪裡長滿的雜草給清理乾淨,而張校長正在院牆邊上的菜地勞作,幾根苦瓜藤結了不少苦瓜,長長短短的掛在藤蔓上,顯得生機勃勃。
&ldo;陳老師。&rdo;看到陳蓮走過來,張校長把手裡的活計停了下來:&ldo;你今天就過來了?是不是來整理房間的?&rdo;
陳蓮趕緊搖了搖頭:&ldo;張校長,我今天過來是幫湖泉村的群眾問一件事情的。&rdo;
&ldo;湖泉村群眾?&rdo;張校長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