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雁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了看一不小心又裝滿了的板推車,鬱容不由得問向聶昕之‐‐到底,他是第一次獨立採購年貨,對旻朝的年俗又是一知半解的,生怕有什麼缺漏。
聶昕之倒真給了補充意見:&ldo;曆書,蠟燭,饋歲盤合。&rdo;
聞言,鬱容若有所思。
曆書和蠟燭,他自然是知道的。蠟燭不必說,作年夜守歲之用;曆書更是重要,農事參考的重要工具書……又不像現代,人手一個手機,知道哪天是哪天,具體是什麼節氣的。
不過……
&ldo;饋歲盤合是什麼?&rdo;少年大夫愧感自己見識淺薄。
聶昕之答:&ldo;饋送歲禮之用。&rdo;
鬱容恍然大悟:&ldo;就是禮品盒?&rdo;
聶昕之微微頷首,予以肯定。
兩人便找到了賣漆器的。
各式各樣的紅漆木器具,漂亮又上檔次,鬱容看了,只覺十分喜愛,挑選了大大小小十多個盤盒……還看到了專門裝酒的,做得跟個小簷樓似的,店家稱之為&ldo;酒簷&rdo;,精巧別致,單作擺設也可以,便買了數個。
轉而去了書鋪,不僅購得兩本新曆,鬱容還挑選了幾本&ldo;閒書&rdo;,留作偶爾消遣之用。
順道添置了紙墨。
在賣蠟燭的地方,他看到了許多玲瓏精美的彩紙燈,詢價後覺得略貴,遂是心念一轉,目光掃過身邊的男人,微微一笑,問店家要了五顏六色的彩紙一大疊……理所當然地想著,晚上回去請昕之兄幫忙扎幾個燈。
零零碎碎的,等鬱容買齊了清單上的所有年貨,下午已經過去了大半。
原想著去南船北馬逛一圈,看到滿街到處都是人的場景,他當即打消了計劃。
冬日天黑得早,儘早趕回家去罷。
一大板車的年貨加上兩個人,光靠一匹馬肯定不夠,鬱容費了好一番力氣,花雙倍的租金,找到願意跑青簾的馬車。
馬蹄噠噠
一人騎馬,一人坐車,回了村子。
&ldo;那邊許多人在幹什麼?&rdo;
到家,卸了年貨。鬱容站在柵欄門口,眺望著東邊的大塘,發現好像滿村子的人都擠在了那頭,有些摸不著頭腦。
鍾哥兒回話:&ldo;在放塘水打魚。大爺爺中午過來了一趟,說家家戶戶可以分幾斤魚。&rdo;
鬱容相當驚訝,真沒想到青簾的村民竟有此等福利。
等他趕去了大塘,才知道不完全是那麼一回事。
這一帶水塘多,不少村子跟青簾一樣,每家每戶在年初時交上一筆魚錢,等到了年尾,合全村之力放幹某一個大塘的水,撈捕裡頭所有的魚,再按照人頭數,平分到各家各戶。
鬱容落戶青簾沒幾個月,沒交過魚錢,這一回分魚是沒他的份的。
不過,凡事講究通融,他雖然分不到免費的魚,卻是可以花費比市價低廉一倍的錢財,購買多餘的魚。
想到自家幾隻饞貓,鬱容沒絲毫猶豫,一口氣買了四十斤的大魚‐‐多是花鰱,有一些鯽魚,少許幾條是糙魚。
塘邊,堆著一堆毛魚什麼的,這一類魚太小了,刺多,對住在水邊不怎麼缺魚吃的村民們來說,不太受歡迎。他便大手筆地包圓了,想著回去處理一番,風乾了作貓糧。
挑著一擔子活魚的少年大夫,尚未踏進自家的地盤,黑白橘三色貓兒就迎上前來。
喵喵的叫聲,綿軟可愛,聽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