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讓他來,&rdo;應嶠卻不肯善罷甘休,&ldo;比賽時候都做不好,實際救援誰會給他機會!&rdo;
&ldo;阿嶠‐‐&rdo;
應嶠擺手,把緊張得小腿都在發抖的馬小南往前一推,一字一句道:&ldo;你連這點壓力都扛不住,永遠不要指望負擔得起實際救援任務。&rdo;
馬小南抬袖子擦了把眼淚,重新蹲了下去。
解安全鉤,拆滑輪組,整理繩索……在這麼多雙眼睛的注視下,他反倒漸漸平靜了下來。
理論學習和訓練時掌握的技能也總算派上了用場,打好最後一個安全繩結的時候,連一邊計時的現場裁判都暗暗鬆了口氣。
這支隊伍前面的成績都挺好的,這輪耽誤這麼多時間,分數可扣得不少,小組第一的希望肯定是沒有了。
但領隊那犧牲成績也非要給新人隊員鍛鍊機會的做派,裁判倒是不討厭。
交流賽嘛,本來就是為了切磋技術來的。
一味的揚長避短固然能拿好名次,於鍛鍊隊伍來說,卻未完全是好事。
最後一項考核安排在夜間,需要救援隊帶著頭燈作戰。
他們這一組的場地,居然又回到了運河邊。
&ldo;這個場地咱們不完成了嗎?&rdo;歐陽暢想很是不解,&ldo;他們是不是搞錯了?&rdo;
宋繁縷也是滿頭霧水,&ldo;阿嶠,要不要問問裁判?&rdo;
&ldo;不用,&rdo;應嶠指了指岸邊地上不大顯眼的幾條黃色標誌線:&ldo;估計是考核橫渡系統和攀樹技能的。&rdo;
他的猜測沒錯,最後一項考核內容確實就是要求搭建跨越運河的橫渡系統。
這地方距離橋樑挺遠的,現場裁判才宣佈完考核內容,最靠近橋的那隊選擇了最笨的辦法‐‐由隊員帶著繩子從橋上走過去,把繩子帶過去。
歐陽暢想看得直笑:&ldo;這樣也行!那我帶著繩直接遊過去不就得了?&rdo;
應嶠沒搭理他,轉身讓馬小南去公共器材區領救生拋投器。
坦白說,夜考抽到這個題目,運氣真的很背了。
這是5個專案裡繩索系統最長的一個,他們的頭燈根本照不到對岸,規則也沒允許大家開著自己的照明車過來。
主辦方提供的救生拋投器體積不小,像是一把放大版的重型機槍。
許漫看著應嶠舉起來,有種在射擊區看他打靶的錯覺。
可惜,對岸並沒有靶。
只有宋繁縷掛在樹上的頭燈顯示著目標所在。
&ldo;嘭&rdo;的一聲,連著鉤錨的繩索離弦而去。
對岸的那點燈光晃了一下,然後對講機裡傳來宋繁縷興奮的聲音:&ldo;神槍手呀,這麼暗都打中了!&rdo;
&ldo;別貧了,快架設系統。&rdo;
橫渡系統最簡單的省力原理,就是高處往低處架設。
傷員在宋繁縷這邊,他們那邊當然需要把錨點弄高‐‐也多虧是主辦方仁慈,允許救援隊員利用附近的橋樑過河。
要不然,他們還真只能選擇攀著繩子過去,或者像歐陽暢想說的游泳渡河去搭建系統。
宋繁縷早已經把打算拿來做錨點的樹木找好了,扮演傷員的歐陽暢想躺在地上,憋不住多嘴:&ldo;宋哥,幹嘛選那棵樹,太遠了吧?繩夠長嗎?&rdo;
宋繁縷瞪他:&ldo;你給我閉嘴,要是影響了裁判的印象分,我把你腦袋摘下來當球踢出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