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中四關中的大散關位於岐州,主要是用來防禦南部之敵,岐州除了這道險關,其實還有兩座用來防禦西部敵人的險關,它們分別是隴山北部的大震關、隴山南部的安夷關。
大震關設於隴山山頂,是由隴山的自身特點和其所處地理位置決定的,相傳漢武帝劉徹登山至此遇雷震而得名,到了北周天和元年為避諱而易名為大寧關,而到了大隋建國之後,又以舊名稱之。從大震關沿著隴山向南數百里,便到了隴山和秦嶺之交,在這個戰略要地,北魏又建立了一個安夷關。
安夷關位於岐州南由縣,也是南由古道的東大門,楊集去洮州殲滅党項之時,便是由此進入秦州,這次回來,走的又是這條戰略通道。
安夷關雖然屬於岐州管轄範圍,但是由於楊堅在境內的仁壽宮病重,楊廣擔心這個特殊時期發生動盪,便調雍州大總管楊雄坐鎮於岐州州治雍縣,掌管岐州和周邊數州的軍政要務。為了讓楊雄擁有應對一切變故的兵力,楊廣把左右武衛府﹑左右備身府、左右領軍府也調到楊雄帳長聽用,僅是從京城調來的精銳之師就足有六萬人。
楊雄接管岐州軍政大權以後,便令岐州刺史屈突通暫以左備身郎將之職坐鎮安夷關。
關內除了一千名州兵以外,再有就是屈突通率領的五千名左備身府士兵。此時屈突通也得到了聖人病危的訊息,同時也知道楊集率領大軍東進,但是讓他感到震驚的是關中流傳的謠言:竟然有人說楊集名為探病,實則是心懷不軌、圖謀造反。他所帶的一萬士兵,根本就不是準備歸還的京城之軍,而是已經被楊集臣服的涼州軍,只要他們到了仁壽宮,便將聖人、太子、晉王、豫章王、滿朝文武一網打盡。
屈突通其實並不相信這個荒謬的謠言,雖然他也覺得楊集比較桀驁不馴、囂張霸道,但是在短暫的相處過程中,卻發現楊集比誰都熱愛這個國家,而且也不像朝堂官員那麼愛權。給人的感覺就是懶,有坐的機會絕對不會站、有躺的機會他絕對不會坐,寧可每天帶著一幫武婢遊山玩水,也不願多在總管府中多留片刻。
如果這樣一個懶鬼都野心勃勃的想造反,那麼天下之間,恐怕再也沒有什麼忠臣可言了。
不過眼下是一個特殊時期,屈突通卻又不得不防、更不敢冒險。畢竟他是前任甘州總管,對涼州軍戰鬥力知之甚詳,如果楊集這支百戰之師到了仁壽宮之後,忽然發動政變,還真擁有一路殺到山頂的實力、能力。
軍營大帳之內,屈突通站在一張地圖前皺眉沉思,一時半會之間,無從抉擇。
副將桑顯和也明白主將的為難之處,便低聲說道:“刺史,衛王圖謀不軌的訊息只是關內的謠言,末將認為不能當真。”
“我也認為是謠言,而且衛王這個人,我也比較瞭解。如果不是聖人生病的話,我會毫不猶豫的放行。”屈突通嘆息一聲,憂心忡忡的說道:“但是這個時候,也是魑魅魍魎橫行的關係時刻,我們真的大意不得啊。”
桑顯和不解的說道:“岐州境內的軍隊盡皆是能征善戰計程車兵,而且少說也有十萬人,衛王這一萬大軍又能做什麼?”
“只怕是有人希望聖人和太子出事,而這個人絕非是衛王。”屈突通冷冷一笑,分析道:“現在謠言乍起,不但說明聖人病情很重,而且也說明有人準備利用這種謠言,將忠於太子的衛王堵在岐州之外,以便他們在岐州境內給太子製造麻煩。”
桑顯和默然無語,他知道屈突通指的是誰,支援前太子的關隴貴族不就是在太子監國期間,不斷的製造麻煩麼?
就在這時,帳外有士兵急聲稟報:“啟稟將軍,有緊急軍情到來。”
屈突通吃了一驚,連忙說道:“進來稟報!”
“喏!”一名士兵快步走進大賬,雙手呈上一封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