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至仁壽四年十月底,關中秋意濃。灞橋官道兩帝的紅葉、黃葉將官道兩邊染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
這天正午時分,灞橋的晨霧尚未散盡,天空又飄起了濛濛細雨,風雨過處,紅葉紛紛飄零而下,不知不覺間,地上已經鋪厚厚的一層紅葉,如一張鮮血梁紅的地毯,有一種悲涼的壯美感。
遠處的官道上,一大隊騎士自東徐來,這正是楊集為首的“凱旋之師”,他們已經脫下鎧甲和戰袍,換上了常服,若非他們人數過多、攜帶重兵器,和普通遊人沒有什麼區別。
楊諒雖已降,但是戰後還有大量事情要處理,所以主帥楊素還帶著他的中路軍留在太原城處理後事,而楊集和楊善會、張須陀、韋雲起等人的根基在涼州,他們幷州不過只是臨危受命的客將罷了,眼見沒有自己什麼事了,再加上涼州還有一大堆破爛急需他們去收拾,便告別主帥楊素,先一步回京了。
雨漸漸下大了,一行人加快加速。疾行數里,前方出現眾多臨“街”酒肆。
在京城八景中,灞橋以“風雪”而出名,這裡的“風雪”不是真的風雪,而是春天漫天飛舞、紛紛揚揚的柳絮,這種美景美則美矣,卻只宜遠觀。對於置身其中的人來說,卻是十分惱火。
楊集以前也來看過一次“灞橋風雪”,然後再也不來了。因為漫天飛舞、無孔不入的柳絮,時不時的鑽進你的嘴巴、鼻子、眼睛,弄得你噴嚏不斷、煩不勝數。不過他個人自然影響不到灞橋的繁華,一來是灞橋一年首尾各有一回真假風雪,中間的夏天柳枝依依、秋天滿地紅葉,故而遊人不斷,二來是這裡是往返京城和洛陽的必經之路,又離京城不算遠,故而每天經過灞橋的行人極多。
灞橋有了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灞橋想不繁華都難。當他們奔到休息區,卻發現路邊的酒肆、酒樓都坐滿了躲雨的遊人、商旅。於是避開正面,從一條岔道進入臨街店面背後,找了個位置偏僻、規模寬闊的酒樓躲雨。
楊集等人將戰馬交給侍衛,便進入酒樓正堂,時間已是中午,眾人也餓了,便點了飯菜。
東主見一下子湧來數百名客人,且主客大方、豪氣,連隨從都讓上好酒好菜,頓時樂得他合不攏嘴,腳不沾地的吆喝店內酒博士、茶博士、夥計、廚子準備食物。
楊集等人剛剛坐下,便聽到外面有人讚歎道:“好馬,真是萬中挑一的千里馬。”
“這些馬好像都是汗血寶馬。”一個粗獷的聲音很誇張的說道:“這裡一下子就出現十多匹,這哪是馬啊,簡直就是十多匹黃金打造的馬,真是太有錢了。”
“若是我們騎著這等寶馬比武,簡直是如虎添翼、勝算大增啊。”
“……”
楊集等人聽了,也不以為意。
血統純正的汗血寶馬對於其他人來說,是千金難求之物,可是楊集等人卻不當一回事了:一方面是如同猶太人一般的粟特人,知道汗血寶馬在大隋能夠賣出天價,便利用各種方式、各種手段從波斯買入,運到涼州賣給楊集,他們知道這傢伙不僅是殺人如麻的涼州土皇帝,他還波斯那邊的行情,故而粟特人只敢賺點薄利,以換取暢行於涼州各州,至於他們自己,是不能把汗馬寶馬這種奢侈品帶去京城的。
另一方面是來自西突厥泥撅處羅可汗,他為了從楊集獲得犀利的橫刀、堅固的鎧甲,便投其所好,不時向楊集進貢好馬、金銀。
而楊集得到汗馬寶馬以後,要麼送給部下;要麼拿去京城賣給達官貴人,把粟特人的利潤全部佔領了,心安理得的當起了二道販子。
現如今,張須陀、楊善會、韋雲起、李靖、薛舉、李大亮等人是人手一匹產自波斯的汗血寶馬,而柳如眉、張出塵等人也各有一匹。至於楊集本人還有幾十匹,那是他用來生崽的,看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