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轟轟烈烈的移民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歸於平靜,當楊集聽李靖說十萬餘戶百姓在各州接力下,平安抵達庭州時,一顆懸著的心終是放了下來。
接下來的日子,楊集一方面整頓民生;另一方面在涼州十一州推廣均田制。
沒錯,正是均田制。
雖然均田制在大隋推行了很多年,但是大隋的均田制不像後世那麼徹底。首先、從“個人”上說,大隋王朝沒有動關隴貴族私人田產,除去那些私田之外,所有田地都收歸國有,然後分給百姓耕種;其次、從全國範圍上說,均田推廣的地域主要是北齊、南陳的地盤上推廣,關隴貴族為主的北周地盤,觸動的並不多,當然了,楊堅對犯事的官員、關隴貴族也不手軟,他會根據情節輕重,剝奪部分或全部田地,這些田地同樣收歸府衙所有,然後再由府衙根據實際情況,在御史臺的監督下分發給百姓。
百姓以租地的方式上交田租,剩下的盡歸百姓自己所得,看起來好像是高了,可是把世家門閥這一層剔除了,所以百姓上交的田租比之以往低了很多很多。
但是大隋的均田制有很多東西沒有規定得好,比如說分給百姓的永業田,是人均二十畝,這種田可以傳給子孫後代,一切所有權都屬於百姓,他轉讓、販賣、送人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官府一概不管,百姓有時候為了生計、為了治病,迫不得已將屬於自己的永業田抵押、換錢糧、換藥物,最終使永業田成為別人的田地,而這種田,也是百姓丟失得最早的田。
第二種是露田,朝廷給百姓的露田是中男和丁男八十畝、婦女四十畝,人死以後會收歸國有;但有些心狠手辣的世家門閥、豪強惡霸中意某塊露田時,會讓該田之主“意外死亡”,然後再以其他方式納為己有,只是殺人畢竟是要償命的,只要吏治清明,都不敢明目張膽去幹,且由於露田是朝廷的,所以這種被兼併的速度較為緩慢。
某戶百姓人家要是先把永業田賣了,有露田的人又死了幾個,而家中眾多兒女還沒到分田年紀,那他只能守著自己名下的露田養家餬口,如果露田的產出,養不活一大家子,那他只好在耕種自家露田之餘,去當世家門閥、地方豪強佃戶,找一份額外收入補貼家用;若是露田也沒有了,那就只要當奴隸了。
另外還有一種名叫“公廨田”的官田,這是均田之後,剩下的官田,一般以官方的形式租給勞邊過剩的百姓耕種,以收租的方式充當各級官府辦公費用、地方官員俸祿,年度支付剩下的,則上交朝廷,此類田地也是朝廷儲備田,人口增加以後,便拿這些官員來分。
而涼州這邊,除了新入手的伊州、庭州,另外九州有七個是邊州、內州只有兩個;大隋建國至今,涼州外有突厥汗國和吐谷渾入侵之險、內有胡羌之亂,在大隋是出了名的戰亂之地、兇險之地。
稍微有底蘊、有能力的世家都搬走了,剩下的多是一些新崛起的地方豪強,而且多是集中在內州蘭州。
但是隨著突厥汗國正式分裂,北方的防禦壓力為之一輕,而涼州以南的吐谷渾又被死死的堵在山上,於是許多世家門閥便打起涼州河湟地區的主意。
河湟地區包括吐谷渾東南部,大隋鄯州、廓州、洮州、河州、蘭州。這裡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氣候溫暖,是個宜耕宜牧的寶地。
關隴貴族在關中平原開墾過度、肥力大減、產能大降的情況下,早就盯住比鄰而居的富饒的河湟地區,若非有外敵時刻威脅,恐怕早就把河湟地區瓜分一空了,如今終於把侵佔河湟地區機會盼來了,於是紛紛派人前來置辦產業,每個家族都恨不得整個河湟地方都買下來。
楊集心知河湟地區要是變成世家門閥的私人產業,定然遭到無度開發,使涇渭分明的“悲慘的奇觀”進一步加劇,而朝廷不但收不到一點賦稅,還要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