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裴府貴客室“後堂”不是楊集意想中的房子,而是一個別有洞天的精緻的院子,亭臺樓宇、假山荷池、曲橋回廓應有盡有。火紅、金黃、翠綠的花木如飛濺的流光隨風飄灑,飄於閣上、灑於欄上、浮於水上,美不勝收。
掩映於樹影叢中的一個樓閣,前有鏤花漢白玉石欄、石欄下方是碧水清清的小湖,湖中又有小橋連線孤島小屋,極是幽靜雅緻。
閣中石桌上放著一壺散發著氤氳水汽的熱茶,淡淡的茶香嗅入鼻中,沁人心脾。
桌案旁邊,楊集和裴矩、裴世清手拈著一個茶杯,細品香茗。
沉默良久,裴矩放下手中茶杯,笑著向楊集問道:“衛王,我裴家不知能否在甘州購買店鋪、裴家商隊能否暢行於絲綢之路之間?”
狡兔須有三窟,尤其是天下太平之時,裴家要有多處財富來源,方能防止家族因為收入降低而衰敗的威脅,如今的裴氏有一支龐大的商隊,而且在幷州佔有廣袤的土地,在大興、洛陽和揚州等地也有幾百間店鋪。
但是從去年以開始,朝廷加大了整頓官場的力度,使沒有灰色收入的官員縮緊開支,而有消費能力的官員,也不敢再像以往大手大腳的花錢,免得御史臺從此查到自家身上,由此帶來的問題是商業出現了大萎靡,這種情況對於面向普通百姓的小商人沒有絲毫影響,可是對於從事奢侈品行業的世家門閥卻是致命的打擊。
與其他家族相比,裴氏有三成店鋪是經營筆墨紙硯,加上裴氏基礎雄厚,雕版工匠眾多而且手藝好,兼之裴氏造紙坊密佈幷州南部,使裴氏書籍價格相對關中書商低廉得多,故此,裴家的筆墨紙硯供不應求,併為他們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但是隨著活字印刷術、油墨的推廣,連竹紙草紙也能印製書籍,這些廉價書籍的出現,給裴家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所以裴家決定在關中置辦產業,但關中是關隴貴族的地盤,所有賺錢行當幾乎都被關隴貴族壟斷,裴家想在這裡立足,談何容易?無奈之下,裴家又將目光瞄準了外貿這塊肥肉。
大隋的外貿主要有兩大方向,首先是面向奚族、契丹、高句麗、新羅、百濟的東北方向,可是這一塊向來是河北士族的天下,再加上幽州幾任總管都是關隴貴族的人,所以裴氏幾乎無法立足。
其次是正北方的突厥,然而大隋朝廷對突厥採取了嚴格的物資禁止,便是綾羅、綢緞、絹、絲、布匹、鐵器、書籍等物都不能向突厥出售;錢帛固然動人心,但家族命運無疑更重要一些,所以即便是家大業大的世家門閥,也不敢冒著抄家滅族的風險的與突厥交易。
至於第三個方向的外貿,自然就是絲綢之路了,這條黃金通道重新打通,讓每個世家門閥都蠢蠢欲動、都想從此分到一塊肥肉,裴氏自然也不例外,然而這條商道處於楊集的統治之下,要是沒有得到他的同意,沒有哪家商隊出得了國門。
裴矩現在向楊集提了出來,有兩個意思,“蠅頭小利”只是次要原因;關鍵是向楊集提出試探,如果楊集同意,則表示他有合作意向、預設了裴氏向他靠攏的事實,若是不同意,那麼也就沒有深談下去的必要了。
楊集自然知道購買店鋪和商隊暢行絲路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購買店鋪是裴氏勢力將進入涼州大地,而商隊暢行絲路只是為了獲利。雖然他不太明白裴矩的意思,可是如果比照關中的話,那就裴矩的態度就比較明朗了。
關中是關隴貴族的的勢力範圍,向來不允許山東士族、南方士族勢力進入,他們對進入關中的外來勢力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一種是入侵,另一種是投靠。而裴家,本來是可以光明正大在甘州購買店鋪的,但裴矩卻當自己的面提此要求,這就足以說明裴氏用意是跟後一種有關,就算他們不是投靠,但也表明了和自己交好的態度。
這也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