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明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期間,陳桂枝又處理了大腸,用洋蔥和辣椒爆炒了一下。宋添財見到辣椒很是驚訝,就算初中的課程上的少,他還是記得這玩意是舶來品。大秦好像是從北宋之歷史才轉彎的,按理說不該有這玩意啊。不過一想,這大秦本就和他所知的朝代搭不上邊,歷史課上的學問怕也做不得準,他也就不費這力氣了。
陳桂枝買的骨頭是兩文錢一根,上面的肉剔的乾乾淨淨,找不到一丟丟肉絲出來。宋添財想做個醬骨頭吃也都辦不到。沒肉還吃什麼醬骨頭啊,他又不是鐵齒銅牙。所以,還是陳桂枝用大鍋把骨頭熬起了湯,準備等骨頭熬出汁水來,劈開骨頭,吃裡面的豬骨髓。
茄子劃開放在飯鍋上蒸,宋添財還是比較喜歡吃米飯。陳桂枝今個特意做了大米飯,家裡雖然有十幾畝的地,每年收的稻子也不少。可宋家開銷也大,一年到頭吃大米的次數也有限。頂多給兩個小的燉著粥,大人們也就是每次宋添財回來一起吃一頓。當然,從這一點就能發現陳桂枝的偏心了,怕兒子吃不到,就一定得等到兒子回來一起吃。
他們平時吃的都是粗糧,一般就是加了大米也要添些其他的東西。畢竟,宋家八口人,一頓就要吃掉不少,陳桂枝是捨不得那樣吃的。現在宋添財要養身子 ,又少了一小半的人,更為重要的是家裡的地以後不用交稅了,就這一點,都夠他們一家一天吃兩頓大米飯了。
等空心菜燒好,紅燒肉也在鍋裡蒸好了,宋添財想看看肉做的如何,亟不可待的把鍋蓋開啟。熱騰騰的的霧氣從鍋裡冒出,陳桂枝接過鍋蓋,拿塊厚抹布把鍋裡的碗端了出來。等把上面扣著的碗開啟,就瞧見了色澤鮮亮,晶瑩水潤的紅燒肉了,湯汁上鋪滿了小半層的油。
宋添財看著就覺得味道肯定好,用筷子想夾一塊嘗嘗,筷子一夾紅燒肉就能戳進去,連皮帶肉一整塊放進嘴裡,黏黏糯糯,入口即化,瘦肉不柴,肥肉不膩,吃得宋添財連連點頭。
宋添財自己吃的高興,又夾了一筷子送到陳桂枝的嘴邊。陳桂枝本來想等著宋小寶回來後一起吃的,不過,兒子一番好心她也不推辭,就吃了一塊。嘴裡說道:&ldo;添財,這肉雖然做的煩了些,可這味道確實是好吃。這肉吃進嘴裡感覺都要化了,做給老人孩子吃最好不過。說實話,還是鎮上的人比咱們莊戶人家會吃,這肉也能吃出花樣來。&rdo;
宋添財笑了笑並沒有說什麼,陳桂枝做飯不是不好吃,只是宋家一直在吃食上很節儉。不說食材就是調料,陳桂枝都能省就省,這麼一來,哪還有心思去在吃食上費心思。畢竟,農戶人家的要求是吃飽而不是吃好。在宋添財的記憶中,這兒也就是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會花些心思弄些吃的,平時那些婦人做飯都是精打細算,自然是不會都費食材和調料的。
宋大山抱著宋小寶很快就回來了,手裡還拿著個籃子。宋小寶小小的手裡捧著一個大大的梨子,梨子皮厚實,宋小寶抱著啃了半天,也就在上面留下兩排牙印。
陳桂枝上去抱下宋小寶,看著籃子裡有大半籃的梨子,笑著說道:&ldo;這秋梨子倒是個大,也不知甜不甜。&rdo;
宋大山憨憨一笑道:&ldo;這是添金今天去山頭摘的,本來打算給小寶送來嘗嘗的。正好我過去,就讓我給帶回來了。&rdo;
陳桂枝道:&ldo;添金這孩子還算有心了,那天等得空,我去杜掌櫃太太那走一走,帶些禮,也把添金這孩子說到酒樓裡去做夥計。畢竟是你的親侄子,他好了,咱們面上也有光不是。&rdo;
宋大山聽完陳桂枝的話,眼睛一亮,老臉笑的像菊花一樣道:&ldo;桂枝,你說真的。這事能辦成不?要是真成的話,添金的婚事也不會像現在這麼難了。&rdo;
陳桂枝聽著宋大山有些懷疑她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