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靜道:「算是吧。」
金富轍問:「你們是宋國的軍隊?」
孫靜笑笑。
與此同時,阮小七老實不客氣的給了金富轍一腳,隨即罵道:「敢探爺爺們的底,你是不是當爺爺不敢殺你?」
見孫靜沒再說話,李衍問:「金富軾是誰?」
這回金富轍終於學乖了,直接答道:「他是下官……下官兄長,高麗……高麗右司諫、中書舍人。」
李衍問:「你哥哥去過我大宋?」
金富轍傲然道:「下官乃新羅王室後裔,下官曾祖父在新羅歸順高麗時,被任命為慶州州長,下官父親至國子祭酒、左諫議大夫,曾出使宋國,下官哥哥也於兩年前出使過宋國。」
王倫聽後,道:「我知道他們父子是誰了,他父金覲出使咱們大宋時,與同行的樸寅亮的詩文一起被刊行為《小華集》而在咱們大宋流傳,使高麗得到『小中華』的美稱,他父金覲極為崇尚蘇大學士,遂給他兄弟一起名為『軾』、一起名為『轍』。」
聽了金富轍和王倫之言,李衍眼珠微微一動,然後道:「原來是金大人,抱歉,冒犯了!」——說這話的同時,李衍走過去親自將金富轍扶起。
等金富轍站起,李衍很客氣的說:「金大人能否跟我等說說這座島的情況?」
金富轍怎會不知道,李衍的客氣只是暫時的,如果他識抬舉,李衍的態度立即就會轉變,而且很可能比之前更加惡劣!
再者說,有慶源李氏的那個軟蛋在,什麼秘密能保得住?他又何必死挺呢?
想明白這些,金富轍道:「此島名為耽羅島,有戶兩千六百餘,人一萬三千五百餘,乃我高麗治下之郡……」
李衍打斷金富轍道:「這耽羅國什麼時候變成你高麗的郡了?」
金富轍解釋道:「耽羅國乃是我高麗的世代藩屬,十年前先皇有感於耽羅國的百姓窮苦,便將其併入高麗的版圖,以便接濟。」
「哼!」
李衍哼然道:「吞併就說吞併,說得這麼好聽幹甚麼?」
金富轍想爭辯兩句,可看了看他身邊面目猙獰的阮小七,最後又把嘴閉上了。
李衍又道:「說說島上的駐兵情況。」
金富轍道:「李濟深說的是實話,島上只有我高麗的一營步軍駐守,他們就駐紮在離此地十幾裡遠的……」
沒等金富轍的話說完,遠處飛來一匹快馬。
馬還未到,馬上之人就大喊:「大捷!寨主!大捷!」
……
第一百章 一視同仁
……
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殿閣的一角。
蔥鬱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院牆。
這座若隱若現的殿閣就是,原來耽羅國星主的住處,現在耽羅郡的郡守衙門——耽羅牧宮衙。
李衍憑直覺推斷,其位置應該離後世的濟州牧宮衙不遠。
據金富轍所說,新羅全盛期高乙部的第十五代孫兄弟三人渡海來朝,新羅王嘉許之,封長子為星主、次子為王子、三子為徒內。
星主、王子皆為耽羅土語,即國王、將軍的意思。
後來高麗延續新羅前例,仍稱耽羅國王為星主,同時,為了懷柔星主,封之為雲摩大將軍等武官職。
高麗肅宗十年,高麗將耽羅國改制為郡縣,但星主為王子的稱號仍然儲存,且世襲其地位。
不過,這也就是一個形式。
如今,高麗早已將原耽羅國的星主、王子、徒內全都「請」到高麗去做客。
另外,高麗又派來了一位郡守、一營守軍,而原耽羅國的軍隊包括耽羅國的男丁則全都被遷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