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董卓又行了 (第1/2頁)
白刃燕小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儒繼續道:“此次救駕大功,使公威著群臣之上,此時,公若立新君,誰敢不從?新君既立,公便可挾天子以令群臣,進而以謀取天下,此二利也。”
董卓:“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真不愧是老夫的智囊啊!有此二利,何不為之啊!”
李儒:“呵呵,雖有二利,可是還有一害。”
董卓面色一變:“嗯?還有一害?說說看!”
李儒喝了口酒潤喉,然後侃侃而談道:“我朝自章;和二帝起,凡在朝中掌大全著,諸如竇憲;鄧陟;閻顯;陳藩,以至新進被十常侍所殺之大將軍何進,未有一人不遭橫死暴亡,請董公恕我直言,擁立皇帝者,固然權傾朝野,威赫當時,但是也把自己置於眾矢之的,此一害,願董公思之,慎之。”
董卓點頭道:“嗯,溫故而知新!好!你這番肺腑之言,甚好,甚是!”
說完,他突然語氣一轉,憤怒道:“然而我董卓並非竇憲,閻顯等人!更絕對何進屠夫之輩!既然是有二利僅一害之舉,何樂而不為呀!?”
李儒淡定喝酒,並不搭話。
董卓見此,道:“此事我意已決,只是我現在只有三千兵馬,而京城之中還有禁軍數萬,只怕難以服眾啊!”
李儒道:“呵呵,這有何難,此時何進已死,宦黨也全被誅殺,掌控朝廷的兩大勢力都已經分崩離析。
剩下的都是誰?司隸校尉兼中軍校尉袁紹、虎賁中郎將袁術、執金吾丁原、何進部將吳匡、奉車都尉董旻、典軍校尉曹操,還有一個卻是董公的老熟人張陽,當初黃巾之亂時,此人救了董公一命,不知他攀附了那路真神,短短几年已經是二品大員驃騎將軍。
除此之外,何進被殺前,還派出了王匡、鮑信、張揚、張遼、毌丘毅五路人馬外出徵兵,後來這些人中王匡、鮑信和張遼回到了洛陽,王匡招了五百弓箭手,鮑信招募了一千士卒,張遼招募了一千多人,而張揚招了一千多人留在上黨郡沒回洛陽,毌丘毅剛在外地沒有回到洛陽。
誰也無法服誰,主公所擔心的無非是兵力不夠而已。
只要董公一方面誇大自己現有的兵力,一方面派三千兵馬每隔四五天就悄悄的出門,等次日清晨再大張旗鼓的進城,給外人造成一種假象,以為涼州軍在絡繹不絕的抵達。
再聯絡您胞弟董旻,讓其以何苗害死大將軍為由攻殺他,再收何進舊部,便可高枕無憂矣。”
董卓:“好好!好啊!就這麼辦!”
之後董卓按李儒計謀形勢,果然震懾群臣。
一月之後,司徒王允府中。
張陽,袁紹,鮑信三人被王允召集到此處。
王允道:“唉,國家多難,社稷多災,十常侍方除,又來又來了董卓”
鮑通道:“他縱容部下在京中作亂,每日都是如此,鐵甲軍開道,橫行街市,百姓們避之猶如惡鬼,鬧得京城內外惶恐不安。”
袁紹:“唉早知今日,當初我何必勸何進召外兵入京!”
鮑通道:“近日他出入宮廷,肆無忌憚,百官驚怵,天子不寧,當初,盧植,鄭泰等早有言在先,說董卓面善心狠,一入禁廷,必生禍患,真讓他們言中了,我看董卓心懷異志,當速速除之啊!”
王允搖頭嘆息,看了看張陽,問道:“驃騎將軍可有良策?”
張陽:“諸位大人說的對!”
另外三人:“”
鮑通道:“幾位意下如何?說呀!”
袁紹:“唉,鮑校尉之言,我又何嘗不知?!只是十常侍之亂剛剛平息,朝廷新定,此時不宜輕舉妄動。”
鮑信:“驃騎將軍,你的意思呢?”
張陽醉眼朦朧道:“嗯?鮑校尉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