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大,大大的有 (第1/2頁)
玄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永樂大帝的最後一個功績了”
“開海,下西洋”
“永樂三年,他命令一個叫鄭和的人開始了下西洋活動”
“鄭和拜訪了東南亞、南亞和非洲等地區的30多個國家”
“鄭和有重要的外交任務,根據永樂大帝“內安華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共享太平”的指示”
“鄭和調解各國矛盾,維護沿途地區的穩定和海上安全,提高大明的聲望”
“鄭和所到之處,還開展海外貿易,並肩負傳播中華文明的責任,鄭和將中華禮儀、儒家思想、曆法和度量衡制度、農業技術、製造技術、建築雕刻藝術、醫術、航海造船技術遠播海外”
“也為大明帶回了財物,讓世界認識了大明”
明成祖朱棣:
“嘿嘿,爹,還真是這樣,海上的財富真的是多不勝數啊”
明太祖朱元璋:
“你閉嘴,敢不尊咱的祖訓,你還有理了?”
朱元璋說道,雖然他現在已經沒有禁海的念頭了,但是還是那句話,看不得朱棣得瑟。
“當然了,對這點兒,後世有些人的想法不一樣”
“華夏幾千年來,我們的技術源源不斷的流向海外,成了那些海外諸國成長的本錢”
“在大明的海禁時候,也只是預防外敵和國內流寇,在初期其實還是和世界保持著交流的”
“而後一個王朝大清的海禁,閉關鎖國,他們完全是處於防備漢人,愚化漢民,以此來統御他們,所以我們與世界斷了聯絡,”
“導致那些國家拿著從我們這兒學來的技術,加以改良,最終成為了打破中原大門的原因”
“所以有些人覺得對這事兒褒貶不一,但是後世許多人都認為,如果再有一次機會,那麼他們絕對不會去做這種文化輸出了”
陸聽寒惋惜道,他也是這麼認為的,只輸出儒家文化他不香嗎?
“那不對啊,你既然說還保持著交流,那為何又說是咱的海禁害了大明?”
“這就不是一句兩句能說的清楚了,因為中間出了點差錯”
“什麼差錯?”
“那個後面再說,總之對於下西洋這事兒啊,唯一的遺憾就是去了那麼多國家,帶回的財富不夠”
明太祖朱元璋:
“有這麼多國家?”
明成祖朱棣:
“有啊,爹,最開始兒臣也不相信,可是鄭和每次回來都有不一樣的國家名單交上來,兒臣也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
朱棣回道,不過根據鄭和的訊息來看,我大明國土依然龐大,國力依舊鼎盛。
“有…有這麼多國家?”
朱標問了出來,別看他是太子,但對於海外的事兒,他基本不知道。
“有啊,殿下不會以為世界就只有大明和周邊這麼大吧”
“我怎麼可能這麼認為”
朱標反駁道,他知道世界很大,但是具體有多大他就不知道了。
“嗯,那我給殿下科普一下吧!”
“科…科普?”
“就是講解,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在我們後世呢,整個世界劃分為七個區域,”
“按其面積大小依次劃分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
“這還不算海中零零散散分佈的眾多島嶼呢”
“將海呢,分為四大洋”
“按其大小分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這麼大?”
朱標等人還是第一次聽到如此說法,有些驚訝,不過也只是驚訝,畢竟啥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