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第1/3頁)
[美]威廉·曼徹斯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銷路最廣的是雜誌。在戰爭期間,美國流行期刊的銷售量幾乎都增加了。1944年廣告商在期刊上投的廣告費比1942年增加了一億元。正如埃裡克&iddot;霍普金斯當時所說,在這裡也是&ldo;非小說的百分比……一直在穩步上升。其理由之一,就是自從1939年以來,事實超過了想像&rdo;。(這種情況還會繼續下去。到了七十年代,就幾乎沒有嚴肅的小說了。)婦女雜誌特別有意思。對於無數的婦女讀者來說,這場戰爭就是使人厭煩透頂的四年。在1941年至1945年間,應徵計程車兵和志願參軍的總數有一千六百萬,其中女的只有二十五萬。在這期間,軍隊的規模經常保持一千二百萬男人,這是來之一億三千一百萬美國人中最健康的一千二百萬人。男女比例這樣不平衡,就有大批大批的婦女孤裘獨宿。
姑娘們同不認識的軍人訂盲目約會,如果不是表明女方主動進攻,起碼也有點冒險性質。她們把化妝品叫做&ldo;戰爭油彩&rdo;,也不完全是開玩笑。年紀較大的婦女就老練些。現在沒有巴黎的權威的指點,曼哈頓的服裝設計師就模仿軍裝,這多少說明女人們當時嚮往些什麼。一種流行的晚禮服,以金線織成的大機翼為裝飾,從臀部一邊往上彎,橫過胸脯到另一邊的肩膀。艾森豪式茄克衫,被模仿來做為女晚服的披肩,或有鬆緊腰帶的女襯衫。仿英國突擊隊貝蕾帽製成很漂亮的白天戴的帽子。不準備參加陸軍婦女服務隊的姑娘,也戴上類似服務隊員的帽子,但以金屬小圓片裝飾起來。衣料短缺,但也能做到物盡其用,一種名叫&ldo;迪多&rdo;的特大兒童衫連褲日間作為便服,晚上則成為睡衣。
給在海外作戰的丈夫頭上戴綠帽子是最得不到諒解的事,但反正她也沒有什麼機會。正如當時一首流行歌曲所說的:&ldo;男人們不是太小,就是太老了&rdo;。已婚婦女既然只有獨守空幃,很多人就開始改穿長褲。戰時國內生活對她們沒有多大的吸引力。至於年輕的妻子們往往疑慮重重,深感苦惱。很多婚禮都是在運兵船啟航前才舉行的,深感孤寂的新娘們很懷疑,這樣一時衝動而結成婚姻是否能夠白髮偕老。性格剛強一些的便借酒消愁。到了1943年,在酗酒的人中,男女比率已經由五比一,一躍而為二比一。其它婦女則埋頭閱讀愛密麗&iddot;波斯特【報紙專欄女作家,專談社交禮節。‐‐譯者】或多蘿茜&iddot;迪克斯【報紙專欄女作家,專對失戀者提勸告。‐‐譯者】的作品,或者想像自己就是奧娜&iddot;奧尼爾。紐約的斯托克俱樂部把奧娜選為當年進入社交界的名媛,使她的父親、劇作家尤金&iddot;奧尼爾感到非常反感。但是,就廣大婦女來說,她們又再從雜誌中找寄託,她們特別喜歡戰爭期間創刊的三種著眼於女性神秘的雜誌:斯特里特和史密斯公司出版的《小姐》,康德&iddot;納斯特公司出版的《魅力》,以及沃爾特&iddot;安南伯格公司出版的《十七歲》。
還出現了另外一種戰時現象:新成長的青少年。大蕭條的結柬恢復了大家對及笄少女的興趣。與此同時,有些中學生們的母親,白天都在洛克希德飛機公司或波音飛機公司工作,他們回家時就在門口的擦鞋墊底下拿門匙開門進去。現在在外面掙點錢很容易,所以他們不是在家裡拿到零用錢,就是自己出外賺點錢。《紐約時報雜誌》編輯萊斯特&iddot;馬克爾開始把&ldo;十幾歲的&rdo;這個詞寫進文章裡去。但全國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十分注意。中學男生一心想服兵役,似乎比較一本正經,不是那麼無憂無慮。女孩子比較高興一些,也活躍一些,因為她們都愛穿短襪子,所以人們管她們叫&ldo;短襪少女&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