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戴維·卡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九三九年十月十八日,戰爭爆發之後一個半月,諜報局總部完成了組織發展工作。它已經成為一個完整的部門。
它的三個處仍然是卡納里斯的獨立下屬機構,但是人們一般把它們合稱為諜報局。
一處(諜報處)最大,最重要。一九四三年三月,它在柏林總部有六十三個軍官,而二處(破壞處)只有三十四個,三處(反諜報處)只有四十三個。一處的七個組負責敵區的諜報活動,根據諜報性質,這七個組分別取名為:一處陸軍東線組和一處陸軍西線組,這兩個組是以挪威東部至義大利這一條線為界線,根據特務進行活動所在的國家,而不是根據諜報所涉及到的國家劃分的;一處陸軍技術組;一處海軍組;一處空軍組;一處空軍技術組和一處經濟組。除了特殊情況以外,一處不具體管理特務,一般也不指揮諜報單位的實地活動。它基本上只起協調作用。它向諜報局從事實地諜報活動的單位傳達其他機關希望它們出去蒐集情報的請求。情報蒐集回來之後,它將它們送給請求機關。它除了把明顯無用的情報扔掉以外,一般不分析估價情報,但它可以決定從事實地情報活動的單位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比如,如果一個間諜網的頭目有陷入危險之嫌,它可以命令這個間諜網進行改組。有時它可以決定一個間諜網是否能買一輛小汽車。它可以詢問某項工作是否已經完成,能否再接受其他工作。它還清查間諜網的帳目,或者確定從事實地情報活動的各單位特務之間的聯絡暗語。它負責處理這些單位提出的派遣人員和提供物品的要求。在進行後面這項工作的時候,它得到兩個小組的幫助;一處機密組(偽造證件、製造隱顯墨水、微粒和其他間諜活動裝置)與一處通訊組。
真正負責間諜活動的,是在實地從事間諜活動的單位。
二十一個軍區各有自己的諜報站,通常設在軍區司令部大樓裡,例如第十軍區諜報站,就設在漢堡僻靜的哈費斯圖德住宅區,離兩旁栽種了樹木的索菲因大街盡頭不遠的那棟灰色三層鋼筋水泥建築物裡。較大的諜報站有三種下屬單位:諜報分站、前哨站和報告中心。諜報分站是真正較小的諜報站。前哨站的活動範圍更加有限。報告中心是在戰爭期間建立起來的,它們幫助諜報站的特務到達活動地區,並且報告他們的活動情況。在戰爭期間,這種辦法普及到德佔區。新型諜報單位紛紛建立起來。戰區諜報站稱作諜報主站。非常小的諜報單位稱作&ldo;前哨分站&rdo;。到了一九四二年春季,納粹德國的征服取得了最了不起的成功的時候,諜報局一共有三十三個諜報站{ 包括兩個主站),二十六個諜報分站,二十三個前哨站。(這不包括當時擁有諜報局機構的唯一戰區東線裡面的由諜報局東線主站領導的機構。 )在戰爭期間,諜報站的級別時升時降。瑟堡在一九四二年是一個只有三個人的反諜報前哨分站,到一九四四年面臨盟軍入侵威脅時升為前哨站。塞薩洛尼基曾經是前哨站,後來降為前哨分站。隨著德國領土的喪失,這些諜報機構也就紛紛解散了。
諜報站和諜報分站的組織結構,是按照諜報局總部的組織結構建立起來的。每個諜報站和諜報分站都有從事諜報、破壞和反諜報三個部分,每個部分同樣有和諜報局總部相對應的分支機構。每個諜報站及其下屬機構平均擁有一百五十名工作人員,不過每個獨處一方的諜報機構的人數有的多,有的少,多的像巴黎站有三百八十二人,少的像瑟堡前哨分站只有三人。
這些諜報站雖然在行政上屬於所在軍區,它們的活動卻直接受卡納里斯本人的指揮。任何個人都沒有那麼大的能力,能夠有效地監督分佈得很廣的三十三個諜報站的工作,何況卡納里斯也不願意這樣做,這就使這些諜報站實際上獨立進行活動了。有的諜報站甚至不往下派遣特務,柯尼斯堡、卡塞爾、波森、但澤等諜